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從大篆到小篆,從隸書到楷書,漢字的發展之路給人的印象是在不斷的簡化簡化再簡化。所以,幹脆來一場革命,將常用漢字,簡化一大批,不僅筆劃要減,數量也要減。
實際上,漢字並不是一路簡化來的,它也經歷過長期的由簡到繁的過程。
漢字是記錄漢語言的工具,語言隨著人的思維發展、地區間的溝通、技術進步、生活多樣化等等,在不斷豐富著。初民使用的漢字數量很少,今天的很多字,在甲骨文中,就是同一個字。字少,義項越來越多,就容易理解錯誤,所以就要通過加部首的方法,再造出後起的形聲字。
如“丈”字,原本寫作“支”,是右手持十字形的棍(“又”是右手的意思,“”是左手),它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杖”,後來這“丈”更多用於指度量單位、指成年男子,便給這“丈”字另加“木”字造出“杖”字來。說到“支”字,其原本寫作“𠦙”,是竹杖,先是簡化成了“支”,這樣,“支”和“丈”就成了同一個字,再後來,“支”這個字形讓給了“支”,“丈”便寫作“丈”了。從意義上講,“支”是竹杖,又可以指“樹枝”,又可以指人的肢體,為了避免造成歧義,便又分別加“肉”成“肢”表示人的肢體,加“木”成“枝”表示樹枝。每增加一個義符,就比原來的字繁了,而且字的總量也在增加。
當然,漢字的發展,也不是一味地增加字量,增加偏旁。到了一定的時候,就需要對漢字進行整理,對字形過繁的,要進行簡化;對用字混亂的,要進行規整。秦朝的書同文,就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字整理運動。此前的甚至包括甲骨在內的所有文字,秦稱之為大篆;秦朝統一以後的文字,叫小篆。小篆字形美觀規範,最突出的特點是講究對稱,筆劃均勻流暢,比較適合於竹簡上刻寫,其筆道走勢也合於竹簡的紋理。
至漢中葉,一是大一統的國家文書較多,二是紙張出現,用毛筆在紙張上寫篆書,篆書的優勢就不複存在。因此,出現了字形改革,即隸書。隸書不僅字形改變,而且比小篆更精簡。再後來,隸的扁形漸變方形,成為字體方正、筆劃平直的楷書。唐人張懷瓘《書斷》說:“楷者,法也,式也,模也。”意思是說,楷書是漢字的楷模。廣義的楷書不僅指現在意義上的楷書,也包括隸、魏碑等方正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