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字是進化的:繁簡之爭是偽命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3 10:01:33  


 
  楷書穩定了千餘年,雖然也有一些小的變化,但是總體上講,它是一個穩定的體系。它記載了中國文明最具思辨的六朝文化,張揚了中國文明最輝煌的唐文化,傳承了中國文明最精致的宋文化。

  宋南渡後,大面積的北方,迎來了一批沒有文化的、但是需要文化的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心開始下移,文化普及的要求漸盛,漢字又迎來新一輪的簡化。雖然楷書字形不變,但是,缺筆少劃,砍掉部分部件,同音假借更簡單的字便盛行起來。

  雖然,這些字不入經傳,不是官方通行的文字,但是農書、醫書、小說、雜劇中很是流行。因為這些書籍使用漢字時,並不去探究它所承載的文化意義,而是將漢字當作比較純粹的記錄工具。如果說漢字一定承載著文化的話,那它所承載的只是俗文化。對於講究正統的人來說,這些字是魚目混珠的俗字。當這些俗字泛濫時,便影響了正統的教育。

  明末,張自烈著《正字通》,辨字正俗,影響甚廣。清入關後,經過六十餘年的準備,康熙時,清政府依據《字匯》《正字通》編出《康熙字典》,對漢字進行了比較大規模的整理,但是其述而不作的方法招來不少詬病,因為它更多的是引前人書,沒有起到“典”的作用。

  清末民初,國門被打開後,中國人意識到自己的落後,又面臨列強的掠奪,唯有發奮自救,才是唯一出路。新文化運動,沒有將中國落後的根源歸結到制度上,而是問罪於傳統文化,叫得最響亮的當屬錢玄同。

  他宣稱:“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他的目標是像西方一樣,使用拼音文字,而簡化漢字是第一步,雖然是治標不治本的第一步,但是要走下去。他和劉半農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認為俗字就是大眾的字,就應當在新的時代成為“正字”,並著手進行整理。他們的工作,曾得到過民國政府的一度認可,1935年宣布第一批324個俗字轉正,可是時任考試院院長的戴季陶認為,這樣做是破壞中國傳統文化,比亡國滅種還可怕,不到半年民國政府便宣布取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