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強的履歷表上來看,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他在2011年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以來,其主要的工作是配合盛光祖“確立鐵路局市場主體地位,加快鐵路運輸經營方式轉變”的思路。吳強接任京滬高鐵公司以後,一個細節是從2013年暑假開始,京滬高鐵每年都推出限時“票價打折”。此前,業內人士普遍指出京滬票價機制“不靈活”,“票價打折”也被外界解讀為京滬高鐵的市場化進程在加速。
不斷增長的旅客運量,使得京滬高鐵的票價收入得到了快速提高。時代周報記者通過梳理資料發現,蔡慶華於2014年12月曾在《人民鐵道》上撰文,提到京滬高鐵從2014年第三季度就開始扭虧為盈,按營業稅口徑計算,有望實現利潤12億元。京滬高鐵亦對外宣稱2015年京滬鐵路的運送旅客人數已經達到了1.3億人次,並宣布實現首次年度盈利,鐵道部稱京滬高鐵系當時國內唯一賺錢的高鐵。
此刻在全球範圍內,除去日本的新幹線,大部分國家的高鐵也都是虧損的。蔡慶華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高鐵客流有一個逐漸培養的過程,初期不可能滿負荷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原副總經理胡亞東在2015年全國兩會中透露說,"我國東部沿海高鐵已經全部實現盈利"。近日,有媒體披露,滬寧、寧杭、廣深高鐵也已經分別實現淨利潤6.41億元、1.01億元和1.77億元,並稱滬杭、京津兩條高鐵也都實現盈利。
“這些實現盈利的鐵路兩邊都是經濟來往密切的一二線城市,因此容易實現盈利,但中國大部分的客運專線現在都是處於虛迷的狀態,中西部的鐵路想要實現盈利比較困難。不過可以讓東部鐵路盈利的收入來補貼中西部。”劉大成分析說道。
資產劃分已經完成
對於京滬高鐵公司來說,近期能否"上市"又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早在京滬高鐵公司成立之初,根據《建議書》,京滬高鐵項目將組建京滬高速鐵路責任有限公司,而實際後來成立的是股份有限制公司。公司制度的變化,當時便有專家指出選擇股份制是為了將來實現上市。
2013年,中財辦主任劉鶴起草了一份“383改革”方案,其中關於鐵路改革中,該方案建議開放投資,探索適合國情的鐵路運營模式。在原鐵道部改革、初步實現政企分開的基礎上,選擇一批發展潛力較大、業務邊界清晰、適合於成立幹線公司的項目,率先引入外部投資或者直接上市融資,同時進行其他市場化的融資試點。京滬高鐵有望成為第一批上市的鐵路公司。
京滬高鐵的內部人士在2013年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中鐵總就有推動京滬高鐵上市融資的想法,預計盈利三年後,京滬高鐵公司有望上市融資。但京滬高鐵一直沒有相關的動作,其內部的“資產劃分”,一直被看做其進行上市的阻礙。2014年,就連吳強都曾表態“公司目前部分資產邊界不夠完整和清晰,必須要釐清‘資本-收益’的關係。”
目前,京滬高鐵固定資產1800多億元,資產劃分已全部完成,主要是一些聯絡線劃給了路局或其他公司,動車段因為要維修區域內的所有動車,也劃給了路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