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爭論問題,”毛澤東回應說,“可是我的水不夠了,穿不了石啦。得靠您的水了”。這絕對是語義雙關,在座的都大笑起來。
西倫:毛澤東是戲言別人不聽他的呢,還是真的認為自己的國際影響很小?
施密特:我的印象是,他對於自己不具備自己希望的那麼大的國際影響,心存遺憾。而且他也清楚,這種情況不會改變。不過我還是對他說,他不應該低估自己的影響。我這次來訪,也是為了交換彼此的判斷、意見和分析。我說:“有些人比我來得早,在我之後您還要會見其他人。被求教的人會由此產生一份責任。因為對方在談過之後一定會進行思考,並且著手比較他們得到的印象。我的確毫不懷疑,由各種看法組成的世界形勢拼圖中,您的看法是極有價值的一部分。”我這樣說,是為了設法把“歐洲球”再踢回去。“假如有一天,人們覺得歐洲會以比我們設想的快得多的速度聯合起來,就會產生歐洲已經十分強大的印象。這會不會導致蘇聯把威懾力量從歐洲轉移到中亞,並且最終轉移到遠東來呢?”
毛澤東回答說:“有這種可能,因此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準備好迎接他們的到來。”
西倫:您談到了日本的作用嗎?二次大戰時入侵中國的日本人,70年代初和美國人結成了緊密的聯盟,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當時許多人相信它會取得亞洲的領導權。
施密特:是的,我們談到了日本。但是毛澤東並不看重日本。他說:“日本什麼事情也幹不成。它既沒有石油,也沒有煤、鐵,連糧食也無法自給自足。”
我回答:“但是日本有一億兩千萬人。”
毛澤東說:“光是人口數量不是什麼靠得住的力量。日本現在依賴美國。但美國想到處擴大它的保護傘:朝鮮、中國台灣、菲律賓、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間接的還有泰國,還有中東、歐洲和整個美洲大陸。我看這行不通。”
我緩解說:“美國人正在思考他們面臨的形勢。他們得出結論,認為自己過度地承擔了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