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大方向中,有些有優先順序,有的是現在即可以推動,有些是必須由兩岸共同推動,有的則是北京可以率先實踐。例如,在推動“華元”做為計價單位方面,北京就可以率先啟動貨幣統合;在使用“中華卡”做為台灣民眾前往大陸的身份證明或工作許可文件,以強化兩岸身份認同方面,北京也可以開始推展。在文化統合方面,北京可以將學者建議的157個簡體文字先行還原,並啟動繁簡並用的政策,以方便兩岸文化認同的接軌,兩岸也可以共同編寫現代史,推動深層的文化與教育交流,進而建構兩岸文化共同體。這些工作都不需要兩岸簽署和平協定即可先行開始。
透過以“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為內涵的和平協定的簽署,讓兩岸的政治定位與未來目標可以確定,雙方都不必再耗費精力在互相猜忌,可以進入更深層的互信合作,共同推動兩岸在國際間的共同參與,以及彼此在軍事上的互助合作。透過統合體(共同體)的建構以及共同政策的實施,讓兩岸可以進行全方位的共同治理。
從1981年開始接觸德國問題,到現在已經近三十年了。這三十年可以算是我生命中最壯年的時刻,在工作層面,初期,我在“外交部”參與的是一場與北京的外交零合戰役;再來,我進入“陸委會”,與北京是既合作又鬥爭;最後回到學術界,與大陸朋友交往,時而共同探討兩岸關係的波濤詭譎,時而共同找尋兩岸關係的發展基礎。在知識層面,這三十年中,我不斷的在不同知識上探索,期望能夠為兩岸關係找尋學理上的他山之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