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主張的“兩岸統合”,指兩岸在相關議題上以統合方式建立共同體的機制及形成共同政策。與“歐洲共同體”是每一個成員是以主權國家身分為基礎進行統合不同,“兩岸統合”是在“整個中國”這個由兩岸主權共有與共享的框架內開始進行統合。“歐洲共同體”是以追求主權共有與共享為目標,統一不是絕對的目標,是一種無時間性、無統一目標的統合方式。“兩岸統合”是在主權共有與共享為基礎的前提下,追求走向統一,是一種有目標、無時間性的統合。
透過“歐洲統合”所形成的“歐洲共同體”,目前的形態即是“一X28Y”,即在27個成員國間有28種治理的政府、制度或治理方式。第28個Y就是“一X”的治理政府、制度或方式,其組織包括執委會、理事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其政策包括共同農業、共同商業政策等等。未來的“兩岸共同體”或“中華共同體”,“一X三Y”的“第三Y”可以由兩岸共同成立的機構,或共同執行的政策來代表。簡單地說,“第三Y”存在的目的在於執行代表“一X”主權的“共同治理”。“第三Y”機構愈多,執行層面愈廣,代表兩岸統合程度愈高,也離統一愈近。
為何以“一中三憲”作為政治定位
“一X三Y”是一種兩岸政治定位與未來走向論述的基本模式,它可以“一中三制”、“一國三制”、“一中三治”、“一國三治”、“一中三府”、“一國三府”、“一中三區”、“一國三區”、“一中三席”、“一國三席”等等不同的名稱出現,均可不失其原意,但是筆者在反覆思考後,決定用“一中三憲”。理由如下:
第一、為何用“一中”而非“一國”。雖然兩岸各有政治立場,但是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與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均是兩個目前在國際上沒有消失的國家,雖然“中華民國”的國際正當性不夠強,但是它依然存在。由於兩岸目前的憲法均強調主權包含全中國,但是由於“一國”,即“一個國家”的用法難免會產生是指“哪一國”,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使用“一中”,即“一個中國”較為適當。“一個中國”包括“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與人民,主權涵蓋全中國。在筆者的論述中,由於“一個”不如“整個”來得更為精確,所以用“整個中國”(whole China)來取代“一個中國”(one China),只是在簡述時仍用“一中”為代表。
第二、為何用“三憲”而非“三治、三制、三府、三區、三席”。由於“三Y”是屬於治權的描述。首先、兩岸目前治權的來源均來自於自己的憲法。在對外關係上,大國與小國的權力展現自然有不對稱的情形,例如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在安理會有否決權,一般會員國並沒有,只有在大會行使表決的權力。但是每一個國家均必須尊重他國的對內主權與治權。兩岸的情形也是一樣,在國際間,北京的權力大於台北,因此未來在國際參與上,北京自然會享受較台北更大的權力,但是在兩岸交往互動中,由於兩岸的治權基本都是來自於憲法,而非對方的憲法,因此兩岸可以在平等關係下互動。“(治權)平等(權力)不對稱”是不同憲法(國家、各邦或各州)間的必然現象。而“治、制、府、區、席”等用法,無法從文字上彰顯兩岸是“平等不對稱”的關係,因此在“Y”的部分,不用“治、制、府、區、席”,而用“憲”來表示較為妥當。
其次、兩岸未來透過和平協定或其他協定所形成的共同規範、機制、或政策,其位階一定高於兩岸的憲法。雖然在外表上並非有傳統憲法的外貌,但是其本質已經具備了“憲法”的內涵。舉例來說,2005年的“歐洲憲法”並不是一個傳統的憲法,而只是眾多歐洲共同體條約的精簡再組合。如果雙方願意馬上統一,未來兩岸的“第三憲”當然可以是一部傳統的憲法,但是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它更可能是一部包括所有有約束力的協定所組合而成的一部非成文憲法。從這一方面來說,使用“三憲”較之“三治、三制、三府、三席、三區”更為嚴謹與理想。
結語:做好論述準備
紀錄片拍完了,另一個更重要的工作即將開始。拍紀錄片只要有民間的熱情、資金、人才即可完成,但是未來兩岸和平協定、長久和平發展,甚而走向統一,就不是熱情的學者所能完成的了,而需要全體中華民族的知識菁英與政府參與才有可能。
汪道涵先生提出了“共同締造論”,這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對未來中國的偉大遺產。兩岸如何共同締造中國,絕對不是建立在誰吃掉誰,誰投降誰的假設。百年中國已經太多苦難,兄弟鬩牆不僅讓百姓骨肉相殘,更讓外國人看盡笑話、佔盡便宜。兩岸分治已逾六十年,台海分隔也有百年的歷史,在兩岸大交流的今日,我們更應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謹慎地處理兩岸關係。所謂“謹慎”,不是快慢的選擇,而是方法與路徑的選擇要謹慎。
“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做為目前兩岸定位與未來走向的方法與路徑,它既包含了目前兩岸和平發展期應有的政治定位(一中三憲),也揭櫫了未來走向的路徑(統合方式)與目標(當第三憲完全等於一中時)。透過“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兩岸應該可以用相互尊重、關懷與共同治理的方式,一起共同締造未來的中國。
這是我們在製作完成《百年中國:迷悟之間》紀錄片後,想與讀者分享的再一個心得,期望有識之士繼續探索、分享心得、共同努力。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9月號,總第16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