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初步判斷是,年內中國樓市的上漲行情仍將持續。極度充裕的流動性是市場形成漲價預期,並在今年上半年快速回暖背後的主要驅動力。此輪上漲什麼時候結束,也要看著一輪寬鬆貨幣政策的周期持續到何時。
雖然,中國經濟增長出現了明顯的回升勢頭,但是從決策者的表態看,對經濟復甦能否持續的擔憂遠遠超過對資金過剩和通貨膨脹的擔憂。而且,上半年超過7萬億人民幣的貸款已經放出,國內廣義貨幣(M2)增速已連續5個月位於25%以上,為近13年來最高,市場存量資金充裕的狀況短期很難改變。
低利率的環境,對樓市的繁榮至關重要。由於居住用地的有限性,以及從土地收儲到形成供應需要較長時間,房屋的供給對價格的變化是相對剛性的;房屋又同時肩負著居住和投資兩重需求,因而資金的大幅流入,樓價便會明顯上漲,“跑贏”通貨膨脹。
今年年底之前,房地產市場最大的懸念是供給問題。最近一段時間,開發商加大了購地和投資建房的力度,其實是在啟動新一輪的房地產庫存周期。只不過,從購地到投資再到形成房屋供應,這並不是一個短周期。而短期內的供給不足,將為目前高房價提供支持。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政府的調控政策。近一段時間,以監管層重新收緊“二套房”貸款政策為始,市場對樓市調控政策轉向的憂慮已明顯加劇。但在筆者看來,目前所採取的調控措施,實際上是非常溫和的。“二套房”貸款政策收緊,並不是一項最新出台的房地產打壓政策,而是對此前既有政策的重申。其重要意義只在於告訴市:相對於樓市深度萎縮,短期內樓價的快速上升同樣是令政府擔憂的。
從統計數據來看,房地產投資一般會占到當年國內投資20%左右的份額,不過這並未記入房地產對鋼鐵、建築、家居等多個行業的巨大拉動作用。短期內,中國的外需無法恢復,如果政府要在年內順利實現“保八”,房地產投資的恢復是關鍵因素。
由於出讓土地使用權已經成為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源,地方政府更有動機支持樓市回暖。早在去年下半年樓市低迷之時,受制於“土地財政”,某些地方便開始運用財政資金直接買樓來為樓市托底,一些地方也先後出台了延遲開發商償還土地出讓金的措施,以緩解其資金運轉的困難。
目前,“4萬億”投資項目大量配套資金,已讓地方財政“捉襟見肘”,這種情況會促使地方政府更加倚賴“土地財政”來排憂解難——伴隨著各地“地王”的頻繁出現,地方政府也加大了供地的力度,一些城市已在土地出讓金收入上賺得盆滿鉢滿。
近幾年的經驗表明,中國往往只在經濟明顯過熱時才會對樓市採取緊縮。2006年6月出台的“90/70”政策和2007年9月正式收緊二套房貸的措施皆是如此。總結起來,在經濟初步復甦的時期,如此的利益格局,意味著年內中國對房地產出台實質性緊縮政策的可能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