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黑瞎子島回歸並非坦途 勘界為何耗時三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1 09:48:41  


 
  “邊界問題不好處理,中國能够取得這些成果是值得為現政府感到驕傲的。”一位網友在新浪網留言,另一位網友的說法則頗有代表性,“至少是拿回來一部分,比滿清和民國只會失地要強很多。”

  而《台灣新生報》報道,現在中俄兩國相關部門正緊鑼密鼓地做著移交前的准備工作。該報透露,“移交工作不會在8月進行,因為此時正值北京舉辦奧運會之時。而黑瞎子島的移交工作也是件政治大事,所以移交工作必將錯開奧運會舉辦時間。”

  該報進一步分析,“移交工作將在9月進行,現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磋商,以便在具體移交時間、移交程序以及雙方駐軍規模等問題上達成共識。”

  陸地勘界耗時三年

  當然,黑瞎子島的回歸之旅並非坦途。

  “早在2004年時,中央就已經把大原則、大框架給敲定了,接下來的工作通過相關部門去落實就可以。但這也決不是簡單輕松的任務。相關的勘界過程,包括總參、外交部在內的有關部門都參與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陸南泉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2005年6月16日,在中俄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後第14天,一支由中俄兩國組成的聯合測圖小組,在黑瞎子島地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野外聯合測圖作業。

  根據中俄聯合測圖工作組達成的協議,中方負責撫遠水道以南地區,俄方負責黑瞎子島和黑龍江江岸以北地區,各自負責任務完成後,雙方互相到對方的區域復檢。

  中國方面承擔勘界任務的是沈陽軍區某測繪大隊,聯合測圖組中方小組組長於克光考慮到作業資料雙方必須共有,而測量使用的照片卻是1988年航拍的,時間久資料陳舊,地物地貌變化較大。為保證百分百准確,於克光要求對每一處都認真核對,不漏過一點細節。

  2005年7月26日,中俄雙方測圖小組在哈巴洛夫斯克簽署了會晤紀要,第一次為期一個月的野外聯合測圖結束。於克光在他7月29日的日記中記錄了聯合測繪的成果:“在這次一個月的聯合測繪中,雙方平均每天作業12個小時以上,先後3次登島、4次會晤、6次過境、7次攀山、10次鑽林,行程一萬餘公里,測繪面積50多平方公里。”

  這些看似平常的數字背後,記錄了勘界人員寸土寸金的嚴謹和酸甜苦辣的艱辛。

  2007年11月,陸地按計劃全部勘界完畢,並埋下界碑。接著,中俄雙方一起到島上察看驗收之後,正式確認邊界。

  水上勘界近期已完成

  目前,水上勘界也已經完成。當然,水上勘界工作同樣也遇到了一些困難。陸南泉指出主要涉及的是技術問題。“由於水漲、水落等自然條件的偏差,對測量劃分相關水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為期近三年的中俄邊境勘界工作完成後,今年四五月間,黑龍江省和佳木斯市(黑瞎子島屬其直接管轄)兩級政府接連召開兩次研討會,探討中方如何著手修理航道、更換航標燈等事宜。不久之後,中俄之間關於界河的移交談判即將開始,按照中方的設想,環繞黑瞎子島的兩條航道,中方都應該擁有行駛權。

  而據《台灣新生報》披露,“中俄雙方還將就兩國的繞航權、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水資源利用,以及如何管理、保護、開發黑瞎子島進行充分交流溝通,直到達成一致意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