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憲法發布式(1889年圖) |
崇文抑武
那支在對抗“四國聯軍”中誕生的“奇兵隊”,隨後也成為倒幕戰爭的主力,被稱為日本第一支近代化軍隊。這支軍隊的締造者高杉晉作(1839-1867),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知識分子,陽壽雖短(28歲),卻在日本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高杉晉作幼讀私塾,精通劍術,并在“軍艦教授所”學習航海術,大力提倡西學。就在長州攘夷運動前一年(1862年),幕府派出商船“千歲丸”,前往上海進行貿易,高杉晉作隨船前往。
在上海期間,高杉晉作深入了解中國情況,大量購買西學書籍,就是他發現了《海國圖志》居然在清國絕版,并為此深感不解與遺憾。
根據他在《游清五錄》中的記載,他到書店去購買陳化成(抗英名將)、林則徐兵書,店主卻向他推薦《佩文韵府》。高杉道:“《佩文韵府》等與我無要,有陳忠湣公、林文忠公兩名將之著書,則我雖千金要求之矣。”
此店主號稱知兵,於是兩人筆談起來。高杉問:“貴邦與俄羅斯和親最好,近世之事情如何?”店主道:“俄羅斯國,在鄙國通商,感我朝厚恩,所以助兵助餉之舉,和親之說,想是齊東野人語耳。”
高杉不僅嘲諷道:“口唱聖賢之語,身為夷狄之所役,齊東野人。真齊東野人耶,嗚呼!浮文空詩何足當,目無一丁字兵卒,可嘆可憂。”他感嘆中國知識分子陶醉於空言,不尚實學,“口頭盡說聖賢語,終被夷蠻所驅使”,因此作詩道:“臨敵練磨文與武,他年應有建功勛”,“蠻檣林立穿雲處,獨扶寶刀對日明。”
使節團中的一名下層武士峰潔,在滬上目睹清軍狀態後,便聲言:“若給我一萬騎,率之可縱橫南北,征服清國。”
當時的日本還相當落後,中國則已經拉開了改革的序幕,即將進入“同治中興”,但日本使節卻從上海一個剖面,輕易地看透了中國的內在問題。他們觸及到了一個相當嚴峻的事實:中國社會、尤其知識分子們有著病態的“崇文抑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