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不出兵的“參戰國”:北洋政府參加一戰始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31 09:40:26  


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了戰爭,協約國干涉俄國革命;段祺瑞派軍隊擔負了不光榮角色;帝國主義戰爭結束。
 
  在這種形勢下,日本暫時擱置下第五號要求。1915年5月7日下午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限中國政府於5月9日下午6時前承認“二十一條”,到時日本如不能得到滿意答覆,“則帝國政府將執必要之手段”。

  早在1月,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傳出後,國內各界民眾都義憤填膺。許多地區人民組織了愛國團體,舉行遊行示威,從3月起,全國各地掀起抵制日貨運動,留日學生紛紛輟學回國,並通電全國拒絕日本的侵略要求。5月25日袁世凱政府不顧全國人民的抗議接受了日本的要求,簽訂了《民四條約》。美國隨即聲明 “美國政府得分享按照最惠國待遇應享受的任何特權”。

  全國人民知此訊更加憤慨,抗議袁政府的賣國行為,主張毀約決戰,懲辦賣國賊。袁世凱政府對國內反日力量採取壓制手段,下令各省採取防範措施,禁止議論中日交涉問題,禁止抵制日貨,取締愛國團體。

  由於全國人民的抗議日烈,袁世凱於5月26日發表了“罪己申令”,說屈從於日本是“積弱招侮”,自己“德薄鮮能”。但這之後,袁世凱稱帝活動更緊鑼密鼓地進行了。8月14日“六君子”發表組織籌安會宣言通電各省。8月20日在北京石駙馬大街成立籌安會。9月6日日本大隈首相談話:“中國推行共和失敗,轉而回到帝制,乃是一種極其自然的趨勢。”

  但不久日本怕引起中國國內騷動觸及日本的利益,因而態度又變了,他向西方國家建議聯合勸告制止。美國表示不干涉中國內政。英國是支持袁世凱的,但不便得罪日本,也加入“聯合勸告制止”之列。於是日本代理公使小幡同英、俄公使10月28日到中國外交部勸告,希暫緩實行帝制,11月1日、11月12日法國、意大利也遞交了同樣照會。袁命外交總長陸徵祥與朱爾典商議,朱又提出中國參戰問題,並與俄、法商議過,意見一致。此事被日本知道後,日本在各國間大鬧一番,經英國向日本提出決不建立英中同盟的保證才作罷。這時形成了五國干涉帝制的局面。此時德國公使辛慈為了阻止中國加入協約國,宣布德國贊成中國改行帝制。

  1915年10月28日至11月20日各省區的“國民代表大會”投票,1993張票“全票”贊成君主立憲。12月12日袁世凱向代立法院“承受”地位,接著是授爵封王“册封”親王大臣,成立大典籌備處,改元洪憲,準備元旦登基。但因五國干涉,袁不敢於1916年元旦公開舉行登基大典,但又不肯宣布延期舉行,只是在國內稱中華帝國,用洪憲紀元,對外仍稱中華民國。

  袁世凱違背歷史的潮流悍然實行帝制,全國掀起反帝制、反獨裁、反賣國的浪潮,袁世凱不得不於2月23日宣布緩辦帝制;他還看到一個緩字是無濟於事的,於3月22日發表申令,撤銷承認帝位案,結束了83天皇帝夢的醜史,75天後的1916年6月6日去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