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海南投資購房與別的城市有哪些不同?
馮:海南的房地產市場是休閑度假產品的市場,不能把它等同於普通住宅市場。我去過日本很多度假勝地,當經濟蕭條時,人們收縮開支,首先受影響的就是度假開支,所以休閑度假產品對宏觀經濟的預期波動非常敏感。如果普通住宅的敏感度是一,這種休閑產品的敏感度是五。
從1999年開始,海南用了整整八年時間才處理完積壓房地產的工作,而1990年代海南泡沫對金融界的影響持續至今。
當喧嘩歸於沉寂,10多年前的那輪地產泡沫,最後留給海南的是600多棟“爛尾樓”、18834公頃閑置土地和800多億元積壓資金,當時僅四大國有銀行的壞賬就高達300多億元。
1988年,對海南而言是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它從廣東省的一個地級行政區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的第31個省級行政區,它也從一個“海外孤島” 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深圳的成功就在眼前,也讓無數錯過上一班特區列車的人對此充滿了期望。國家特地請來了日本的專家,為海南規劃未來20年的發展路徑。李立(化名)是當年廣州國土規劃部門的一位規劃師,曾親身參與了這場規劃之爭。
“吵得很厲害。”李立回憶起當年的特區發展藍圖時感概,日本專家為海南20年規劃了一條非常穩健的道路,從農業到工業,再到第三產業。對一個“處女地”而言,20年的騰飛時間已經不慢。“但領導非常不滿意這樣的發展速度,因為按這套方案,海南要到2007年才能建立一套趕上廣州的經濟體系。”李立說道。
太慢了。在那個熱烈的年代,慢就意味著思想不開放,特別是深圳紅紅火火的時候。“日本專家認為,深圳背靠香港,完全可以依靠香港的資金技術發展外向型經濟。但海南不具備這個條件,只有通過穩扎穩打建立成體系的經濟配套,才能吸引國外投資者的逐步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