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從民間來講,大量專業人士參與國際交往並非是為了響應“走出去”的號召,但他在國外贏得了尊重,並被認為是中國文化形象代表,這其中有沒有您比較讚賞的、能夠被視為“文化走出去”的典型案例的人物?
易中天:“文化大國”形象的最終達成,似乎不能指望單一事件、某個人物。過去西方傳教士到處游走勸人皈依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現在的文化傳播應該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一件大家來做的事情。至於方式,我比較贊同譚盾的說法,第一要掙錢,第二很中國,第三很世界。也就是說,用最具個性的方式,表達最具普遍性的人類共同情感。所以,未來如果我們有了被全世界歡迎的文化產品,我想,它骨子裡一定體現了人類共同追求、共同情感、共同理想,而表現形式一定是非常中國化的。
一個判斷:中國已經讓人大吃一驚
南方周末:我稍感意外和失望的是,世界對中國的接納往往表現出一種功利主義態度。你搞一個耗費巨大的開幕式,不少外國媒體和觀眾就不吝讚賞;你撐住了經濟危機,《2012》和《阿凡達》裡就會帶有明顯的中國元素……中國人不太買賬,外國卻有人追捧,所謂“墻裡開花墻外香”。
易中天:文化的傳播,從來就有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因素,也有勢利眼。為什麼大家都學英語?是因為英語最優秀嗎?不是,是因為英語有實際用途,能帶來好處。上個世紀初,上海人都跟著寧波人說“阿拉”,不跟著蘇州人說“我伲”,就因為當時寧波人大都當老板。改革開放以後廣東興起,廣東話就流行起來,吃飯都說“埋單”,理髮店都改“發廊”,歌星主持人也都假裝說不好普通話,改港台腔。所以,中國想要成為真正的文化大國,真的首先要成為政治大國、軍事大國、經濟大國。
南方周末:這也說明孔子對人性的判斷能夠適用於全人類,古今中外都是“好利如好色”,而不是“好德如好色”。
易中天:外國人當然也功利,但更多是因為無知。以前在國際上,中國的確曾被妖魔化。世界對中國的無知,與我們當年對西方世界的無知一模一樣。我們過去說洋人彎不下腿,而他們說我們至今還扎辮子。忽然間他們發現中國人原來不是一臉麻木,不是“鴉片鬼”或“東亞病夫”,而且還很健康,很漂亮,很有個性,難免要大吃一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