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官話套話“享譽”中外 真話少阻撓採訪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2 21:45:32  


躲飛鞋:美國總統小布什直面尷尬。
 
  女議員罵人下場悲慘

  不是每個人都像布什那麼幸運,比如來自美國亞特蘭大的前眾議員麥金尼,就曾“因言獲罪”。

  2007年,麥金尼尚在議員任內時,曾與國會看門的一個警衛發生肢體衝突。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當她為這件事到眾議院作解釋時,她的私人保鏢又和一名記者發生了衝突。

  原來,正當麥金尼走上國會的台階時,來自亞特蘭大的記者斯科特緊跟其後,連連追問有關這次事件的進展。本來在這種敏感時期,麥金尼對媒體應格外謹慎,但不想她的保鏢卻對斯科特粗口相向,甚至推推搡搡,威脅要把斯科特“送進監獄”。斯科特只是一個小電視台的記者,本來他的報道在美國並沒有什麼影響力。然而,麥金尼的保鏢這一推,卻引起美國大媒體的關注。本來就看麥金尼不順眼的右翼媒體福克斯新聞台更是大作文章,說成是“女議員保鏢打記者”,把事情越炒越大。

  在2008年的中期選舉中,麥金尼這個連任了6屆的資深眾議員最終因為一連串的是非丟掉了議席。

  微笑面對媒體才是上策

  當然,類似麥金尼事件在美國只是少數。美國官員大多不怕面對媒體,對付媒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在美國工作時,曾採訪許多不同級別的官員,上至部長,下至小鎮里的官員。不過,儘管級別懸殊,這些官員面對媒體均胸有成竹。一個學區里管理殘疾兒童事務的“芝麻官”,也能把美國的殘疾教育體系講得頭頭是道。再深究下去,可能與美國教育方式有關係。美國從小開始就鼓勵學生的表達能力,美國的孩子面對鏡頭很少害羞和怯場。

  總的說來,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美國官員形成了一套與媒體打交道的“潛規則”。比如總是面帶微笑,對於可能引起難堪的問題設法回避,不會輕易動怒。因為,在一個信息發達的社會,官員當眾動怒甚至動粗,正是媒體求之不得的“好料”,而且很容易被政治對手利用。正所謂,媒體罵官員不是新聞,而官員罵媒體,很快就能成為引人矚目的熱門話題。

  從另一方面而言,在官員與媒體的互動中,媒體也要有些自律精神。媒體應是官員與民眾之間的一道橋梁,而不能動則以民意代表或仲裁者自居,或者倚仗手中的“話語權”把自己的看法灌輸給公眾。根據美國最近的一項調查,四成民眾不相信媒體。《華盛頓郵報》也承認,奧巴馬有意避開華盛頓新聞圈也是因為“公眾越來越鄙視所謂主流媒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