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學會對話”,需要時間
中西方的差距主要不在技能方面,而是在觀念上,主要表現為對媒體始終是防範的、消極的、被動的,不懂得用現代的方式善待媒體和運用媒體
如果我給我們的官員整體應對媒體的能力打分,恐怕只能打出60分——及格線附近。因為從總體上看,眾多中國官員面對媒體時仍以排斥、防範的心理居多。
我曾經對一些官員進行過公關培訓,當時一提到媒體,他們都流露出較為厭惡的表情。當然,我可以理解的是,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如何與媒體相處的訓練,而另一方面,中國的行政制度本身也不支持他們面對媒體來表達。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看起來我們國家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要求增強信息透明度,但現狀仍然是“說,負責任;不說,不負責任”這樣一種不對稱的責任體制。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自身素質所及,還是制度要求所限,對中國官員而言,“不發言”、“少發言”可能會更合適。此外,他們正處於一個公民意識日漸增強、媒體輿論日漸活躍的社會環境中,在重壓之下,他們更不願意和媒體、公眾加深信息分享了。
目前,網絡上傳播著一些所謂“雷人”的官員語錄,其實它們正是某些官員不適應現階段信息共享程度的一種表現,而這些語錄,也不能代表官員的整體面貌和狀態。
從我個人了解的情況看,中國官員們還是在試圖改變自己,增強自己應對媒體能力的。比如,各級政府現在很重視培訓工作,很重視網絡輿情,還很在意能在媒體上把自己的形象表現得更鮮明一些,把自己的觀點表現得更委婉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