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外貿部國外貸款管理司司長劉志誠,全程參與了中國政府向日本“借錢”(第一批日元貸款)的談判。作為歷史的見證人,他在一家安靜的小茶館裡,向記者介紹了“借錢”過程。
1979年5月,日本貿促會關西本部會長木村一三訪華。木村一三曾是日本老共產黨員,對華非常友好。在與交通部部長曾生交談時,木村提到,日本政府有一種援外貸款,中國政府可以爭取利用這筆貸款。交通部隨即用簡報將這個信息上報國務院。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閱後批示:此事可能是真的,請谷牧同志抓一下。至此,日元貸款一事正式運作起來。
谷牧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國家建委副主任謝北一。謝北一主動找到日本駐華使館的經濟參贊,得到的答覆是真有這樣的貸款,為的是幫助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800美元的低收入國家。貸款利率僅為0.75%—1.5%,貸款期限30年,頭10年只付利息不還款,還有10年寬限期。貸款主要用於港口、鐵路、電站等國家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當時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為350美元,急需建設基礎設施,正好是日本政府貸款的援助對象。
謝北一隨後抽調了幾個人進行建設項目研究,最後中方報給日方6個項目。由於日方並不提供項目的全部貸款,當時國內缺乏足夠的配套資金,6個項目最後變成了4個,就是通常所說的“兩港兩路”:秦皇島港、石臼所港、北京—秦皇島鐵路和兗州—石臼所鐵路。當時,鐵路運輸能力、港口吞吐能力有限,嚴重限制了煤炭出口。中國政府把解決煤炭外運列為當務之急。
1979年9月,谷牧率團訪問日本,劉志誠隨行,將第一批日元貸款的4個項目最終確定下來。1979年12月上旬,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來華訪問時,正式宣布對中國實施援助開發貸款。隨即,謝北一率團赴日本,簽訂了第一份貸款協議,中國接受日本政府500億日元貸款(按當時匯率約合3.3億元人民幣,2.2億美元)。1978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僅為1.67億美元。這筆日元貸款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接受的最早、最大一筆外國政府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