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貸款有特殊的背景
日本某些新生代政治家,並不了解對華ODA的背景,在這個問題上說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話。日本某些媒體也推波助瀾,把對華援助說成“朝貢外交”,是“日本外交的最大敗筆”,要把中日關係“普通化”。在這種鼓噪之下,日本政府開始大幅削減援助金額。
事實上,日本對華援助絕不僅僅是貸款的問題。據中央文獻出版社今年7月出版的《鄧小平年譜》披露,1987年4月6日,鄧小平會見瑞典首相卡爾鬆時,談到中日關係。鄧小平說:“幹對不起中國人民的事情,第一個要數日本。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中國,十分蠻橫、殘酷。”當年6月4日,在會見矢野絢也率領的日本公明黨代表團時,鄧小平說:“總的前提是兩國沒有任何理由不友好下去。……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日本應該為中國發展做更多的事情。坦率地說,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國的賬最多的國家。中日建交時,中國並沒有因此提出戰爭賠償的要求。中日是兩個偉大的國家,又是近鄰,從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考慮,我們作出了不要賠償的決策。”
另據2004年6月1日香港《大公報》報道,“1972年中日簽訂外交條約時,中國決定不向日本索取戰爭賠償,而日本承諾經援協助中國經濟建設。這項內容雖然沒有公開,卻是當時毛澤東、周恩來與田中角榮、大平正芳兩國政府首腦之間的默契。”
金熙德說,日本提供日元貸款,除了戰略、經濟的考慮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對侵華戰爭的負債感和對中國放棄戰爭賠款的補償心理。
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對日本出現停止對華貸款議論答記者問時說:“眾所周知,對華日元貸款是一種有特殊政治和歷史背景的互惠資金合作。”這種“特殊的政治和歷史背景”包括了歷史上日本侵略與掠奪中國的背景,也包括中國放棄日本戰爭賠款的背景,還包括中日兩國要和平友好的背景。
日本對華援助功不可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