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新世紀》:11月的CPI同比增長只有4.2%,較之10月的同比數據低了1.3個百分點,也低於市場預期,怎樣看待通脹的這種變化?
周小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了“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要求,這說明對於通貨膨脹不能掉以輕心。
首先,從2011年設定的全年累計通脹目標為4%左右來看,應該說今年可能較難實現,最終會在5%左右。其次,從技術上來講,月同比的數字會給人一些錯覺,要對數據有統計上的或數學上的進一步解釋。此次危機以來,經濟數據波動很大,帶來同比數據的基數效應比較大,每個月的同比數字都需考慮基數效應的影響。從5.5%到4.2%,一方面說明抑制通脹取得了一些效果,另一方面,2010年11月比10月的CPI環比是1.1%,產生了較大的基數效應。要判斷形勢以及相應的控制通脹的力度,要在數量上有準確的理解,不要認為下個月還能再跌1.3%。我始終主張多使用經過季節校正的月環比數據,這是對CPI趨勢反映比較快的一種數據。總之,通脹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還不能忽然變得非常樂觀。
從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來看,人民需要奔小康,民生需要進一步改善,城鎮化仍大有潛力,全國性的大型基礎設施也有空間,這些都有一定的政府主導性。從政府運行機制來看,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幹好,把地方經濟搞上去,把環境也搞好,城市建得漂亮、舒適,這些都是要花錢的。改革開放到現在30多年,儘管也出現過通貨緊縮,比如亞洲金融風波期間某年,CPI曾略顯負值,但總的趨勢是,通脹反覆不斷地頑強出現。因此,從國情和發展階段來看,我國經濟較容易出現偏熱的傾向。從國際上來看,新興市場的CPI一般也比發達國家高。這不是說當前有過熱風險,而是說對於通脹不能掉以輕心。
財新《新世紀》:時隔兩年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了防止經濟下行的風險,這意味著宏觀政策有哪些方面的調整?
周小川: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政策要有逆周期調整的作用,大多數都已納入到了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通俗地說就是,不景氣了就鬆一點,通脹高了就緊一點,進行適時的逆周期調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裡特別提到宏觀調控要有前瞻性,即在合理預測的基礎上,有提前量地進行微調、預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