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一個大交流時代的開始,兩岸在外交上的休兵終於使得雙方的外交人員暫時鬆了一口氣,但是大交流並不等於大和解,兩岸外交人員的互動並沒有像兩岸交流這麼樣的熱絡,駐外人員仍舊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一點也不稀奇,外交看似最講究彈性與妥協,但卻又是最有立場與堅持的一種特殊性事務。兩岸都覺得這樣的情形不好,但是誰也不願跨出第一步,或者應該這樣說,都不知如何跨出第一步。
大使們終歸是大使,即使離開了為自己政府奮鬥一生的崗位後,仍舊希望能夠為自己所屬的社會做些甚麼事,不同的是,這些外交的老兵,更願意聽聽昔日對手的想法,看看大家一起能夠做些甚麼事。只有兩岸大和解,兩岸才真正感覺到彼此是一家人。國際共同參與的問題不解決,兩岸不太可能真正地大和解。解決國際共同參與問題還需要時間,不過,兩岸外交人員今日能夠坐在一起,共話天下大勢、民族情感、了解彼此的考量,不就已經為兩岸未來的大和解綻開了一道曙光了嗎?
在方夏文化交流協會與兩岸統合學會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的退休大使今日併肩而坐,希望透過雙方的會面,讓兩岸人民了解,再多的歧見也不應該阻礙彼此的見面與溝通,溝通愈多愈容易讓對方理解彼此的想法,才能進而增加雙方互信與認同。我們認為,兩岸的大使們都可以其他外國溝通合作,兩岸更沒有道理不能建立互信。通過大使們的會面,我們也希望能夠告訴兩岸人民、所有的華人,甚而全世界其它國家,兩岸之間沒有問題是不可以溝通的,同樣的血緣讓我們有足夠的關懷去了解彼此,豐富的經驗讓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去解開所有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