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寫文章是緊密相連的,李瑞環還就寫文章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我沒有專門學習過寫文章,現在也不能說會寫文章,但我做過一些實事,研究和處理過一些問題,總覺得寫文章與總結經驗有密切關係……寫文章講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講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但如果缺乏對生活實踐的深刻了解,缺乏對實際問題的深入研究,言之無物,無病呻吟,也就無法寫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們有些文章寫得不好,不是詞匯不夠多、句子不夠美,而是動機上、內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搗字兒上花的時間太多,在研究事兒上下的功夫太少。為文章而文章,從文章到文章,這種方法,永遠寫不出好文章。
對於一些領導幹部在講話或寫文章中出現的不好現象,李瑞環也提出了批評意見。
領導幹部講話、文章中引用一下詩詞典故,可以畫龍點睛、節省文字,用得好還可以提神,但過分地、刻意地花太多工夫去尋章摘句,沒多大意思。我這裡講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一年中秋節和民主黨派成員賞月,事前我也找了兩段有關中秋的古詩,但到我講話時,前面的人把我準備的詩都用過了。我說:“我找的幾首詩,你們都用過了,我再重複背也沒什麼意思了。但由此我想到一個問題,對我們這些日夜忙於實際工作的人,找、背幾句詩很難,我想老百姓也不會希望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去查詩背詩,這不是我們的職業。但我們有專門從事這個行業的作家詩人,他們可以花點時間按詩詞的描寫對象分門別類地編一本書,或者叫詞典。這樣我們查找起來就方便了,他們也有活幹了,豈不是兩全其美!”後來還真編出了這樣一本書,叫《古典詩詞百科描寫辭典》。這個書很受歡迎,印了很多次。序言裡就是我前面這段講話的意思,是說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或者叫正業。領導人喜歡點歷史、文學是好事,但不務正業,影響了本職工作,就變成壞事。歷史上不務正業的人不少。當皇帝寫詩最好的應該是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一個皇帝,他的詩放到詩人裡邊或用現在標準看也算好的。但是,他垮台了,被俘虜了。中國還有個皇帝喜歡唱戲,就是唐明皇,梨園就是從他那裡說起來的,到今天唱戲的祖師爺還是唐明皇。最後怎麼樣呢?連老婆都保不住,自己跑到四川去了。還有個皇帝喜歡寫字畫畫,這就是宋徽宗,字寫得好,畫也畫得好,在中國書畫史上很有位置,現在賣得也很貴,結果怎樣呢?把國家搞垮了,自己也當了俘虜……我不是說領導幹部查書背詩不好,而是說領導的時間有限、寶貴,比這重要的事多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