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徐博東:析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局限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9 00:36:39  


 
  “消極性”的一面,決定了馬英九兩岸政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隨著島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在進入馬英九的第二任期後,這種“局限性”日益突顯。其主要表現在:當兩岸關係發展邁入“深水區”,兩岸互動客觀上迫切需要由經濟層面向政治層面轉換的關鍵時刻,馬英九執政團隊卻消極抵制,不僅對大陸一再提出的就破解敏感政治難題進行政治對話的呼籲置若罔聞,去年6月,甚至連兩岸民間學術界探討兩岸認同互信問題,“陸委會”都加以阻撓。
及至去年11月,馬英九在國民黨十八屆四次中央評議委員會議上明確提出,他未來任期內兩岸政策的重點有三:一是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二是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三是通盤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在“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方面,主要是加速ECFA的後續談判。另外就是加強“照顧大陸同胞”,將從陸生著手,逐漸擴及陸客及陸資,使大陸同胞願意赴台就學、觀光和投資。

  在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方面。將修改針對大陸同胞的不合時宜的規範。例如簡化商務人士和專業人士申請赴台的手續、鬆綁對陸生和陸配不合理的限制等。

  在“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方面,馬英九要求儘快立法,讓大陸的主要城市都有海基會的辦事處,幫助台商、台生與觀光客解決問題。

  由此可知,馬英九對兩岸政治議題的對話與協商談判毫無興趣,並不在他未來三年任期的施政日程表上。面對媒體的質疑,馬英九辯稱,兩會已經達成的十八項協議,從“廣義上來說”都是“和平協議”;不久前,他甚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知故問:“若特別要進行政治對話,那要談什麼?”馬英九還提出商簽兩岸和平協定“三前提、十保證、一公投”的政策宣示;其主管“國防”的部門更公開宣稱,目前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時機並不成熟。

  最明顯的標誌,是今年2月下旬連戰訪問大陸,在與習近平、胡錦濤會面時提出“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十六字主張。這一主張原本在2005年4月首次“胡連會”後國共兩黨簽署的《和平發展願景》中即已體現,並納入了修改後的國民黨黨章。而且可以毫不誇張的說,2008年馬英九能夠勝選,2012年能夠成功連任,均得益於這一主張及其實踐,推動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贏得了台灣多數選民的信任和肯定。然而,連戰的十六字主張見報後,“總統府”發言人竟然公開出面“澄清”,與連戰劃清界線,鬧出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暴露出國民黨內部在發展兩岸關係上存在嚴重分歧。

  以上情況,不禁讓人回想起早在5年前馬英九的第一任期內,某位主管大陸事務的官員,即曾以《當前政府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為題公開發表演講,宣稱“台灣與美國關係要優於兩岸關係”、“大陸對台灣永遠是威脅”、“要讓大陸永遠想著經濟”。現在看來,“親美防陸”、“只經不政”,乃是馬英九執政團隊早就規劃好了的既定政策,進入第二任期之後,馬英九並不打算做任何的改變與鬆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