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兩岸在思考兩岸關係的時候,還是不信任,還是從“主權國家”的角度來思考。今天兩岸在海洋問題上,必須要擺脫這個“主權國家”的思維邏輯,而是從民族的角度,從“中華民族祖產”的角度去思考海洋事務,儘量不要用“主權國家”排它性的思考模式。
在這個思考下,我們統合學會製作了兩面中華旗,麻煩兩位將軍跟兩位學者一起拉開來看一下。
我跟大家介紹一下。雖然旗幟原來的原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國旗”,但當加了一個圖案進去以後,就不再是一個“國旗”了,而只是一面旗幟而已了。旗幟上的“中華”二字就是從一個民族的角度來尋求兩岸之間一個最大的公約數。我們希望,以後任何的漁船、商船不管掛起這兩面旗幟中的哪一面時,兩岸政府都能夠,也應該不約而同地保護這些船隻。透過這樣的方式,兩岸可以取得高度的認同和共識,所以我們把這兩面旗叫作“中華旗”。當在海面上航行的船隻掛上這兩面旗幟的時候,都可以被當作兩岸共同的船隻,兩岸的政府應該主動的協助和維護它們的安全。
同樣地,我們希望將來兩岸在參加國際比賽的時候,兩岸的人民都可以共同揮舞這兩面旗幟為雙方選手加油。透過這樣的旗幟,可以凝聚大家共同的認同。這是雙方政府還沒有開始戰略合作而我們民間就可以先做的事情。
這個構想也是來自於鄧小平的“增量改革”構想。即在現有的基礎上,逐步增加,在各自現有的認同上,尋求一個共同的認同。認同是所有戰略合作的基石,透過中華旗,我們彼此把對方當作一家人來看,這樣一定有助於加強雙方面的政治合作。
好的,謝謝大家。下面,請鄭端耀教授發表一下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