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汪毅夫:從閩台民間宗親活動看宗法制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2 01:30:13


全國台聯會長汪毅夫在北京大學正大國際交流中心虹雅廳舉行演講(中評社 王永雪攝)
 
  認親可以從高、曾、祖、父、子(“我”)的系列開始,認祖亦然;認親的範圍包括了近四世祖,認祖則要慎終追遠,溯及遠祖。

  姚是上古八姓(姬、姚、姜、贏、妘、嬀、姒、妊)之一,是經歷並留有母權社會痕跡的古姓。姚氏源遠流長。以福建晉江姚氏為例,該地姚氏“字行”是從第十五世祖啟用的,至姚先生的“嘉”字輩又歷十四世。姚先生在晉江姚氏宗祠祭拜的十五世祖應該是晉江的姚氏開基祖。

  1990年11月台南縣吳姓鄉親謁祖團到福建晉江吳姓宗祠的活動屬於閩台宗親的集體活動。他們是認親認祖後組團到福建宗祠參加宗親聯誼等活動的。集體活動是閩台兩地宗親活動的主要形式。活動期間,往往會有兩地族譜的對接、兩地族譜的合編,以及共同修宗祠、修祖墳、共同祭拜祖先的動作。親戚越走越親,誠哉是言也!

  這裡講講閩台兩地族譜對接和合編的情形。

  閩台兩地歷來有宗親共修族譜的風氣

  福建晉江《玉山林氏宗譜》記:清代嘉慶年間,林氏宗親林正興在台經商,為玉山林氏修譜“積金滿千,公鳩佛銀,交入行中,言念族譜未修,以為修譜之用,又自加捐以補足”。福建泉州《蓬島郭氏家譜》記:郭氏族人郭騰蛟,“自其祖徙居台灣苗栗郡苑里莊貓盂,公生長其地,與蓬島祖居遠隔萬里,……當光緒庚寅(1890),我祖三修譜牒,公親率其子若侄,越重洋歸來相視,並為其一派先靈填還冥庫,雖雲聊從俗例,亦屬孝子順孫所用心。今家乘四修,其孫木火又能慷慨贊成,捐銀二百元以助經費,可見公雖身在海外,而其水源木本之念,實相傳勿替。”

  清雍正年間,福建南靖賴氏為修譜向各地族人發布啟文,要求各地族親“佐予不逮,各將分裔歷考精詳,惠寄前來,隸登分册,搜采遺文,恒因根而振葉,旁求逸序,爰沿波而討源,庶百幹千支,端緒可尋,卷帙能載。青藍之父子,雖隔世可知,金石之友昆,即易時且莫紊”。

  1987年至2007年,閩台宗親的族譜對接和合編之風相當興盛。福建漳州設立了“閩台族譜對接展覽館”,其他地市也有類似的族譜陳列。台灣族人參與承擔費用、分擔編務,推出了“大成譜”、“合譜”一類新版族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