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文化合作,重在用心交流。 |
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社論《兩岸文化合作精義何在》指出,“兩岸文化合作,不必在意什麼框架協議,彼此用心交流,細心領會共同的文化特質以及和而不同的文化差異,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共同豐富、發展、弘揚中華文化,並增進兩岸民眾的相互理解與認同,這不就是兩岸文化合作的精義所在嗎?!”文章內容如下:
5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見中,習近平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順應歷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選擇。只要我們都從“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出發,將心比心,以誠相待,就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習近平的講話,是在台灣最近發生“太陽花學運”等反兩岸服貿協議事件以及台灣政局因此發生劇烈震動後,大陸最高領導人首次對兩岸關係及其未來發展做出的回應和解答。從習近平闡述的“四個不會”——“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務實舉措不會放棄”;“團結台灣同胞共同奮鬥的真誠熱情不會減弱”;“制止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中,人們看到的是大陸領導人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規律的信心以及戰略定力,看到的是“兩岸一家親”和“將心比心,以誠相待”的理念和善意、誠意。有了這樣的信念和意志,兩岸關係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風雨雨,都能做到不管風吹浪打,不改和平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這種戰略定力和意志的後面,最重要的精神支撐是“兩岸一中”和“兩岸一家親”的概念。在這個論述中,表層是兩岸的國家民族認同,內里血脈相連的,是兩岸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共同文明構成的文化認同。可以說,共同的文化是兩岸之間最大的公約數,也是連接兩岸最牢靠的精神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