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新華網) |
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又到暑期,又到休假的高峰期。幾乎和天氣同樣熱的是關於帶薪休假的話題。
據新華網報道,但僅僅討論各種不願休、不能休、不敢休,顯然沒觸及問題的本質。
緣何決策層屢次談帶薪休假?要保障休假權,就是增加假期天數那麼簡單?還有更多人關心,現在關於休假的“軟措施”能否轉變成“硬規定”?
先不說今年休沒休成假,想想今後,只有深入的討論才能保證今後的假休得更豐富,也更有保障。
數億人如果帶薪休假,那得是多大的消費動能
有心的媒體梳理,今年以來,決策層已至少4次強調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最新的表述就是在7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要求“推動各地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休沒休成假,其實不僅是個權益問題。在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大背景下,這其實更是個需要重視的經濟問題。
按現行規定,一個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職工,每年可依法享受最短5天、最長15天的帶薪假期。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許光建計算,2014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4億人,而能享受帶薪休假的人群主要為城鎮正規就業人口。“也就是說,這部分人群至少有3億多人。”他說。
在甘肅當地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李志雄今年的休假經歷可以作為這個人群帶來消費動能的一個小樣本。
得益於甘肅省蘭州市發文要求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帶頭落實帶薪休假,李志雄一家三口休了5天假。這是他工作8年以來首次完整享受帶薪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