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餐飲遇上“互聯網+”,一個新的就餐形式——外賣,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然而,外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滋生了食品安全、黑心作坊等新問題。
據報道,為了保障外賣食品安全,北京、上海多地紛紛出台網絡餐飲相關監管規定,要求餐飲平台嚴格審核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經營許可資質,並在網上公示。有的地方還要求要標示食品加工製作時間和消費時限。然而,規定在現實中,卻屢遭尷尬。不少外賣工作人員,不僅因“不清楚”規定,而不在外賣包裝上標明食用時限,就連公示經營許可資質,都流於形式。如此種種,不禁令人反思:網絡餐飲時代,舌尖上的安全,該如何保障?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自律存在不少盲區,監管也有空缺。從第三方平台審核流於形式,到屢屢曝光的“地溝油廚房”,再到頻頻出現的送餐員“無證上崗”,網絡餐飲,讓人歡喜讓人憂。“不能進的廚房,不能說的秘密”。這樣的調侃,多少說出了消費者的無奈和擔憂。
與普通餐飲不同,互聯網上的餐飲,在送達之前,看不見、摸不著。且不說,會不會存在圖片與實物不一致等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原材料是否達標,食品有沒有過期,配送服務時是否存在漏洞,從採購到生產再到配送,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都需要有監管的力量。而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第三方平台和餐飲經營者,各自應承擔怎樣的責任?這些疑問,都有待進一步的解決。
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不能因為有困難就畏葸不前,更不能因為屬於新鮮事物就不管不顧、踢皮球。其實,消費者關心的無非兩個:一個是安全,一個是便捷。前者指向的是信息對稱,後者指向的是服務到位。如何解決這兩個根本性問題,怎樣界定各方的責任,無疑是監管的關鍵。
可幸的是,解決問題早已被提上議程。北京等地促網絡訂餐“直播廚房”,讓加工過程接受監督;上海將對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者、第三方平台實施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更值得一說的是,7月14日,《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正式公布,並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無論是對網絡食品抽檢採取“神秘買家”的制度,還是強化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責任,抑或是突出社會共治在跨區監管中的作用,都將為保障網絡餐飲安全建起“制度屏障”。
不可否認,伴隨網絡餐飲的拔節生長,肯定會衍生出新的問題和矛盾。但有一點,無疑是肯定的:只要消費者、第三方平台和監管者聯起手來,“黑作坊”“地溝油”就將被阻擋在舌尖之外,令食客“吃得安心”。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