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網評:修訂法例助力預制食品產業發展
來源:大公報 作者:李穎彰(報業律師)
隨著預制食品在香港日益普及,它對健康的潛在影響,以及相關部門對預制食品監管逐漸引起社會關注。透過系統性地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能夠有效保障公眾健康,更能鞏固提升香港在國際飲食界的地位。
香港越來越多中式食肆採用預制食品,這種現象對食品透明度及消費者的信任構成影響。以我們經常進食的點心等為例,部分酒樓會在中央廚房大批量生產,冷凍保存後分發至各分店,再經加熱後供應。有的顧客誤以為點心是在酒樓廚房即場製作,但事實上,不少酒樓並沒有向顧客披露該店使用預制食品,導致顧客難以就其所食用的食品作出知情選擇。
研強制性披露制度
這種缺乏透明度的做法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更影響了香港“美食之都”的聲譽。為了重建行業責任感及恢復顧客的信任,筆者認為,政府可推行強制性披露制度。食肆在餐單內清楚標示食品是現場烹製還是預制食品,讓消費者能對其選擇的餐飲內容有充分的瞭解。儘管部分人擔心,有關措施或會導致顧客流失,甚至影響部分小型食肆,但其他行業的經驗顯示,公開透明反而能提升顧客的信任度。
預制食品的影響不僅局限於食肆,還會影響學校午餐供應。學童的健康與營養需求理應成為政策制定的首要關注,然而部分學校在挑選午餐供應商時過分著重為低成本,選擇一些工業化生產的預制食品,而這些食品往往含有高鹽分、高脂肪及多種防腐劑,對學童的健康構成長期威脅。研究顯示,營養不良可能對兒童的身體發育和認知能力產生深遠影響。若這類食品在缺乏嚴格監管的情況下繼續主導學校的菜單,香港下一代的健康將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