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希明經常說自己是幸運的,趕上了中國直升機的春天,短短的10年間,他就參加了兩個重要型號的設計,而很多老一代直升機人,終其一生僅僅只是在設計一個零件。
這一階段,也是我國直升機工業創建以來政策最明確、投資力度最大、發展最穩定的時期,無論是軍隊日益增大的需求還是民用市場的發展,無疑都為直升機工業加速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更為關鍵的是,在直-8、直-9與直-11系列直升機改型發展的同時,也迅速促進了與之配套的發動機產業的進步。
“解放軍的樹梢殺手”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武裝直升機發揮突出作用的代表性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不論是在空襲行動前長途奔襲、摧毀伊地面雷達站為空中打擊力量開辟安全走廊,還是在地面戰過程中集團出擊、對伊裝甲部隊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武裝直升機都發揮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海灣戰爭中,一架美軍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甚至創造出一次出動單機摧毀23輛伊軍坦克的記錄!戰後,各國紛紛加快了對武裝直升機的研發、改裝和列裝形成戰鬥力的步伐。
此時,直-9武裝直升機的作戰能力已經無法與世界先進的“阿帕奇”“虎”式直升機相抗衡,我國決定自行研製直-10武裝直升機。
2001年2月,37歲的吳希明成為直升機所的總設計師。
在項目研製之初,圍繞著直-10應該具備哪些能力,使用部門與研製部門始終存在著不同理解。
“因為性能指標之間是一種相互制約的關係,某一項指標提的過高,必定是要犧牲其餘性能,甚至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所取得的效果卻未必是顯著的。”吳希明解釋說:“所以,直升機設計追求的是一種綜合優化與平衡,在動態與變化中保持一種平衡是非常難的,需要將所有的問題了然於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