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航空器設計的人都將總體設計譽為“玄學”,即使100多年前人類已將掌握了飛行原理,但是,如何飛得更好卻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爭論始終伴隨著型號的研製,總體設計也經過多輪的迭代。
“無論是我們還是部隊都異常珍惜這個機會,都希望呈現給國家一款最優秀的武裝直升機,正是這些樸素的情感總能使我們放棄爭論,堅定前行。”吳希明清晰地記著12年研製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
隨著研製的進展,直升機的航電系統與作戰任務變得越來越複雜,直-10的重量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吳希明帶領團隊甚至要去摳0.1克的重量,因為作為武裝直升機,每增加一克重量都會帶來任務能力的下降。所以,提高直升機的載重性能也被看做是直升機劃代的一項重要標誌。
在此期間,西方曾一度進行技術封鎖,限制發動機和關鍵材料出口。“事件發生後,我們毫不猶豫的決定重新設計。”事實上,吳希明非常感謝這次封鎖,“正是通過重新設計,我們憑借著積累的經驗,不僅換上了‘中國心’——國產發動機,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精細化設計,彌補了之前的一些遺憾,真正交付給部隊一款性能最好的直升機。”
在重新設計的過程中,部隊的飛行員與機務人員也參與其中,直-10的人機界面與戰場使用維護性都得到最理想的優化。
12年的研製過程中,直-10的研製團隊不斷地挑戰自身能力極限,吳希明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讓我們全力以赴,做到我們能做到的最好!”
這12年間,他挨了很多批評,也與很多人結為生死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