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封皮(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的亞太安全與外交研究室供圖) |
報告是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的創新工程項目成果之一,由亞太與全球戰略院的亞太安全與外交研究室人員完成,同時邀請來自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東歐中亞研究所、內蒙古社科院以及國觀智庫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加盟,並得到了國觀智庫的大力支持。從2011年開始已經連續出版5年。
報告全文共13萬字左右,以下附報告總論全文: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變化、構建與挑戰
2014年,中國引領與塑造周邊的能力與意願顯著提升,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為核心的經濟戰略、以掌控海上問題為核心的安全戰略雙軌並行,中國周邊大戰略呼之欲出。美日同盟的對華牽制、俄羅斯的與華合作,印度的猶豫觀望,以及其他周邊國家不同的態度與應對舉措,共同構築了中國周邊安全整體穩定,局部升溫、博弈與合作共存的態勢。
在《構建新型大國關係與塑造和平的周邊環境: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2014)》中,我們認為,在2013年,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受到兩股力量的推動:一是美國深化再平衡戰略,試圖對中國形成更大的壓力;二是中國以積極的姿態推動大國與周邊外交,以新安全觀為指導尋求建構新型亞太安全框架,並推動與東南亞、南亞和中亞地區的經濟聯繫。在這兩種力量的推動下,中國周邊形勢進入一個複雜的轉型期。縱觀2014年,上述判斷基本得到了印證,但是,中國主動構建周邊環境的力度與速度,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想,突出表現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務實推進和在南海問題上的積極作為。
2014年,大國關係的主要特點:一是中美關係競爭性的一面凸顯;二是中日關係持續走低,雖然年底出現回調跡象,但結構性矛盾短期難以解決;三是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被迫轉向亞太,加快與中國的戰略協調與合作;四是印度新政府對華實施經濟上合作、戰略上平衡的雙軌政策,中印合作關係穩定而有限度。
海上安全仍然是周邊形勢中的焦點問題。釣魚島處於中日對峙的僵局,南海摩擦多方位爆發,中韓在黃海海域出現低烈度的漁業執法糾紛。利用海上爭端,美國深度介入南海問題,加強在菲律賓、澳大利亞的軍事存在,日本不斷勾連菲律賓、越南等國聯合制華,考慮到台灣在南海問題上的重要性、美國近期在南海問題上的對台施壓,以及台灣政局的重大變化,未來,四海聯動既會長期存在,又會不斷出現新變化與新特征。必須值得關注的新動態是,關於地區安全、尤其是海上安全的一系列新觀念的提出、新協議的簽署以及新共識的達成,都開始為中國構建新的海洋秩序奠定基礎,豐富內容。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的一項對外大戰略,意在與周邊國家實現互利共贏。2014年,“一帶一路”首先在經濟合作領域發力,已經從提出倡議步入務實推進階段,以互聯互通為支撐基礎,以周邊國家為起點和重點,先後宣布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周邊國家對此做出不同回應,有積極歡迎與參與的,也有懷疑與觀望的,還有抵制甚至是破壞的。
2015年,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至少面臨三大挑戰:一是來自美日及其同盟體系對中國崛起的戰略擠壓。二是管控海上安全,構建海洋新秩序;三是推進“一帶一路”以及應對相關的外部壓力。作為一項國家大戰略,“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取決於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增信釋疑,取決於尋求與各方的利益匯合點和戰略對接,也取決於大國間的博弈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