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抗戰勝利70周年新聞中心首場記者會實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8 14:22:29


 
  汪朝光:

  剛才我也說了還有很多場發布會,可能會有其他的學者比我們更適合回答這個問題。您的這個提問也很有意思,一開始李院長已經說到中國今年紀念活動意義。我想補充的是包括和您剛才問題也有關係的,其實中國對抗日戰爭的紀念並不始自今日,並不是從今年開始的。這場戰爭恰恰是對中國有太重要的意義了。中國人民其實始終在紀念這場戰爭,在懷念當年為國捐軀的犧牲者,在維護世界和平。所以其實在1945年以後,每逢“五”或者中國一般通常所為的“逢五”或者“逢十”,其實都有各種不一樣的紀念活動。比如翻翻當時的報紙,1975年、1985年、1995年都有各種不同的紀念活動,這是一以貫之的。當然,今年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確實我們進行了閱兵活動。因為我是研究歷史的學者,但是我個人理解,其實閱兵活動並不是從中國開始的,世界各國都有各種各樣的閱兵活動,尤其是在戰爭勝利的紀念日。比如我們知道法國每年7•14的國慶也有閱兵,蘇聯或者後來的俄羅斯在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的時候也有閱兵,而且他們基本上是每年都進行的。

  所以我覺得今年在這樣的一個場合,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下,中國舉行閱兵儀式也凸顯了我們對這場戰爭的記憶,凸顯了我們對這場戰爭勝利的紀念,尤其凸顯了我們對維護世界和平、正義、人道、公道的決心。所以我個人並不認為它一定具有某種特殊的含義。我也看到網上的一些言論,是不是中國要強大了,要展示“肌肉”或者什麼,我個人理解真沒有這樣的意義。我覺得中華民族真的是愛好和平的一個民族,我個人就是做歷史研究的,包括中日兩國之間,中日人民之間其實有很多友誼的往來。

  我跟大家說一個和本所有關,也和歷史有關的事。我們前所長劉大年先生是抗日戰爭的親歷者,在根據地工作。當年在戰爭環境下非常艱苦,他有一次得了重病,可以說生命垂危,誰挽救了他的生命呢?是一位日本醫生。這位日本醫生就是參加了日本侵華軍隊派遣到中國的,後來被八路軍俘虜了。後來通過對他的教育,他轉變了對戰爭的認識,從而轉變了立場,成為了根據地的一員,挽救了許多中國根據地民眾的生命。所以可見,當年參加戰爭的日本士兵,當他們了解真相,感受良知之後,也會轉變立場,更別說廣大的中國人。比如我們熟知的聶榮臻將軍救過的日本小女孩,我們也知道大量日本民眾在失敗之後被遣返的過程中環境很困難,中國民眾伸出了援助之手,給予了人道主義的關懷。當然,這個話說得可能有點遠了。我的意思就是說,就我個人理解,閱兵並不是是展示我們的肌肉或是什麼,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表示對世界和平正義的決心,也是對我們先人犧牲的一種更好的紀念而已。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