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想象一下這個壯觀的場面吧:10萬頭小母牛從烏拉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港口出發,登上巨大的多層運牛船,朝中國駛來——近日有媒體報道說,今年將有多達10萬頭外國小母牛會漂洋過海落戶中國。
這樁堪稱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調運奶牛行動,據悉是為了滿足國內對牛奶不斷上升的需求,也是重塑國內乳品行業的一項舉措。
據世界貿易信息服務機構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我國共進口近25萬頭活小母牛(即還未繁殖過下一代的母牛)。僅2011年,我國就斥資超過2.5億美元,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口了10萬頭國外小母牛;而今年1~4月,我國已進口27519頭小母牛,同比增長8.32%。
進口奶牛數量激增的背後,是中國實現奶業大國之夢的步伐。歷史上,中國從未停止過從國外進口奶牛。1834年的上海,開埠通商,各國僑民紛湧至此,當時飲用牛奶已經成為歐洲和美國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習慣,而上海本地卻還沒有專門的乳用牛種。
江南一帶,農業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畜牧僅占很小的比重,牛基本用作耕地,且多為水牛。只有一種浦東的本地黃牛,鄉人稱之為“蕩腳牛”。為了滿足僑民喝牛奶的習慣,當時的人們只能以水牛擠奶,再經過稀釋、過濾蒸煮,而後飲用,聊以應急。這成為上海乳業史的發端。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北京、香港、台灣等地都有類似以耕牛榨乳取用的歷史,溫州部分地區甚至到了上世紀80年代,仍有人用水牛擠乳這種古老的方式供自家食用,或在農村集市上零售。而黃牛和水牛乳的脂肪率都相對比較高,不太容易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