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0日電/周恩來這次回延安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參加正在深入開展的整風運動。
中國網報道,周恩來參加整風,並不是這時才開始的。1941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書記處作出的決議,周恩來領導了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南方局高級學習組的整風學習。不過,在重慶那種險惡的環境下,加上工作繁忙和資料缺乏,使他難以集中時間,系統地整理自己的認識。
回延安後,便有了這種可能。1943年8月底,周恩來參加了高級幹部的學習。為了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上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分清路線是非,特別是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初期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他在學習文件、參加中央會議的同時,閱讀了大量歷史資料,寫了四篇5萬多字的學習筆記。
這四篇筆記是《關於共產國際指示及反立三路線的研究》、《關於新立三路線的研究》、《關於四中全會決議和1931年8月共產國際主席團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的研究》、《閱讀1941年9月政治局會議記錄後的筆記》。其中第一篇和第三篇學習筆記,著重分析了共產國際對中國的指導;第二篇分析了王明路線產生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第四篇筆記是閱讀了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記錄後寫的,著重說明在第三次“左”傾錯誤中教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央取得統治地位,與犯有經驗主義錯誤的同志受其披著“馬列主義理論”外衣的迷惑有關。
在學習的基礎上,周恩來對自己進行了嚴肅認真的檢查,寫下了兩萬多字的筆記。從11月15日起,他在整風學習會上作了5次發言,是整個會議中講得最細、檢查時間最長的發言。
周恩來回顧了參加革命20多年來的鬥爭歷程,著重談了六屆三中全會以後到這次整風運動前的情況。他在發言中說:“經過大革命和白色恐怖的鍛煉,堅定了我對革命的信心和決心。我做工作沒有灰心過,在敵人公開壓迫下沒有膽怯過。”“同時,我的本質還忠厚,誠實,耐心和熱情。”對自己的失誤和不足之處,他也作了認真的檢查。當然,在當時緊張的氣氛下,他也說了一些過分譴責自己的話。在報告的結束語中,周恩來表示,在今後“必須從專而精入手。寧可做一件事,不要包攬許多。寧可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不要淺嘗即止。寧有所舍,才能有所取。寧務其大,不務其小。這樣,做出一點成績,才能從頭到尾,懂得實際,取得經驗。”周恩來的發言實際上是以史為綱,對重大事件進行深刻的分析,而又不以偏概全,能啟發人們的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