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郭偉峰:中評社如何應對“後真相”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1-05-12 00:02:42  


中評智庫基金會與兩岸港澳及國際的近300家智庫合作,用智者的真知灼見去迎戰“後真相”時代。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中評社的“後真相”時代應對策略》,作者認為:“後真相”爲害甚烈,嚴重損害了中美關係、加害兩岸關係、助推了香港政治動亂、刺激了内地極端民意。中評社數年來一直在警惕“後真相”、研究“後真相”,有關新聞傳播工作與“後真相”保持距離,中評社沒有被“後真相”迷惑。今後,中評社需要在增強化解“後真相”時代的輿論能力方面,發揮更加重要、更加有效的作用。全文如下:

  2016年11月22日,牛津字典宣布,“後真相”(post-truth)是其年度詞,用來描畫“客觀事實在形成輿論方面影響較小、而訴諸情感和個人信仰會產生更大影響”的情形。我們當時不知道的是,“後真相”時代的突然降臨,不僅給中美關係,也給兩岸關係和香港問題帶來了極大的困惑。今後如何應對“後真相”時代帶來的麻煩?不僅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問題,也是擺在中國評論通訊社面前的難題。

  一、什麼是“後真相”?

  1.關於“後真相”,國際學界研究已久,中國學界也有跟進。有專家介紹說:我們是否進入了“後真相”時代?早在1992年,美國《國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海灣戰爭的文章《後真相及其後果》(Post-truth and Its Consequences),首次使用了“後真相”一詞,並賦予其“情緒的影響力超越事實”的含義,但該詞在當時並未引起注意。此後,“後真相”一詞雖然屢被提及,也並沒有產生多大的社會反響。2004年,美國傳播學者拉爾夫·凱伊斯(Ralph Keyes)闡釋了“後真相”的哲學內涵,認為後真相時代是“模糊的陳述,模棱兩可將成為未來一種新的真實觀”。(Keyes,2004)2012年,英德拉吉·帕瑪爾(Indejeet Parmar)提出了“後真相政治”的概念,揭示了總統競選中的謊言、公共輿論與政策討論相背離的事實(Parmar,201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