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認爲,目前中國與東盟之間,競爭是大於合作的。雖然對於競爭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比較難以判斷,但是對於中國的決策者來説,應該盡量將這種競爭朝良性的方向引導。
如果說對策的話,就是中國改革的步子也要加快。如果我們在金融等方面不加大開放力度,不進行自我的變革,東盟一體化的進度加快,對中國來説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比如新加坡吸納了東南亞很大一部份資金,在中國有蘇州工業園,也有天津的生態園,目的性非常強,就有利用其金融優勢來賺中國這邊的錢。
比如現在中國將文化產業作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東盟國家有很多文化資產,如果進行文化方面的合作,將他們的文化介紹來,將我們的文化介紹去,這是可以達成雙贏的,可以相互增加了解,減少誤解。比如印尼一些媒體還是稱中國是鐵幕國家、竹幕國家,對中國還有一定的偏見。這個方面,中國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
劉琳:應推動中國與
東盟之間的防務合作
我還是從軍事和防務方面談一點。我覺得東盟一體化的加強,可能對我們周邊地區的穩定比較有利。因爲如果東盟各國之間通過經濟、社會文化和安全方面的合作,加強了自身的凝聚力,那麽這個地區可能就比較穩定。而這個地區能夠穩定,也是我們所希望的,因爲我們的和平發展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
另外,如果東盟的一體化程度加深,將可以使其更好地解決自身面臨的很多問題,減少對外部的依賴甚至衝擊,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的。比如緬甸問題,中國現在實際上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東盟的建設性作用發揮得比較好,就可以在解決這個問題方面減輕我們的壓力。我們的態度,也是希望東盟在其中發揮更大的建設性作用。還有一些其它問題,如果東盟能夠將之在內部消化掉,對我們的周邊安全是一個比較有利的因素。
我覺得,東盟加強一體化,也有中國因素在裏頭。因爲中國和印度的影響力加大,可能也刺激東盟思考對策。
現在東盟各國基本上都在推動軍事現代化,而且步伐比較快。比如説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都從美國、俄羅斯以及一些歐洲國家購買了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馬來西亞從法國購買了兩艘潛艇,新加坡除了先前從瑞典購買四艘潛艇之外又準備購買兩艘更先進的潛艇,印尼和泰國也在更新自己的裝備。
東盟國家推進軍事現代化,當然是出於維護自身安全、應對周邊安全的複雜性加大的考慮,但是它們也承認,其中有中國因素的存在。東盟認爲中國不僅經濟力量在發展,軍事力量也在擴張,特別擔心中國海軍和空軍力量在這個地區存在的加強。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不斷向前推進,美國的軍力報告又一再誇大我們的軍事現代化的步伐,東盟國家對我們是否會建造航母、研發生産新型導彈是非常關注的,所以東盟國家推動軍事現代化,也有防範中國的考慮。
這裡就有一個競爭與合作的問題。由於中國是一個大國,而且處在東盟的周邊,東盟在軍事上對中國始終存在一種競爭心態。近年來,東盟國家之間的軍事合作、防務合作不斷深化。我覺得,我們應該關注東盟國家之間防務合作的發展,並通過一定的方式參與進去,推動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防務合作,包括雙邊和多邊。目前我們與印尼、菲律賓有一些雙邊的防務協定,也有一些軍方的高層互訪,今後我們還可以考慮與東盟國家舉行一些聯合軍事演習。
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防務合作,可以增強中國和東盟在軍事上的互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雙方推進軍事現代化的影響。
莊芮:通過投資將競爭往良性方向引導
我們與東盟之間的競爭性,要具體看是在甚麽領域、甚麽問題上的競爭性。我們與東盟之間的競爭,可能特別突出地體現在貨物貿易上。也就是說,雙方比較明顯的出口商品結構相似,以及產業結構的相似,都主要體現在貨物貿易上。
這種貨物貿易上的競爭性,恐怕一時半會難以逆轉。現在東盟是我們的一個很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地,這種逆差,依據我的判斷,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特別是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不斷推進,這種逆差恐怕還要擴大。這種狀況是必然存在的。
現在我們所能做的,一個就是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要努力建設一個創新型國家,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昇級,提昇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以及我們在國際產業鏈中所處的那個環節。那樣,東南亞國家勞動力密集等優勢,就會變成與中國互補。這種貿易上的提昇或者產業結構上的提昇,還有我們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我覺得可以通過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當中的投資來推進。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投資合作,逐漸把競爭性的貿易結構,變成我們一種生産上的合作。如果我們能夠將相互之間的競爭性通過投資這個途徑,融合成一種生産性的合作的話,我覺得就是一個良性的競爭。
從一體化的效應來講,有一些人也研究過,在經濟一體化當中,區域經濟的合作者,怎麽樣才能更多地實現貿易創造,而不是貿易轉移。其中有一個觀點,就是成員之間的競爭性大於互補性,反而容易趨向貿易創造。因爲有競爭性,就説明你是有相似的部分,相似就容易整合;而在整合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更多的一些機會。
所以,中國與東盟要將競爭往良性的渠道上引導,或者說把競爭變成一種良性的話,恐怕應該依托投資合作上的進一步深化。
梁志明:為不同制度國家、
大小國家之間關係創造範例
對於東盟一體化,學者多持謹慎樂觀,但是有疑慮的也不少。很多學者認爲東盟一體化的過程是一個艱難的歷程,不是那麽容易的,東盟的一體化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是大多有這樣的看法,就是東盟經過此次里程碑式的發展以後,在朝向一體化方向會有一個邁進,能夠更上一層樓,總起來是往前走的。雖然不一定會很快,還會有波折。但是向前發展是東盟的大局,是大勢所趨,不發展不行;如果不往這個方向走走,就可能被邊緣化。
我同意溫總理說的這句話,就是“中國和東盟的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如果我們與過去相比,我認爲我們與東盟的確處於前所未有的最好時期。
很明顯,現在我們與東盟的關係至少比歷史上要好,比戰後初期要好,比文革時期就更好了,應該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期。
我們現在支持東盟所做的一些事情,支持它的一體化,支持東盟在某個國際舞台上起主導作用,這不是權益考慮,而是一種戰略考慮與戰略決策。
所以,儘管我們和東盟之間還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但是我們一定要創造機會,將那些不利因素、消極的因素慢慢消除,讓有利的因素佔有優勢。
這種局面的形成,對於不同制度的國家之間、大國和小國之間關係,可以創造一種範例,建立一種睦鄰友好的局面,為我們建立和諧世界樹立了一個樣板。
從消極方面說,我們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歷來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如果我們與東盟的關係搞砸了,那對中國的負面影響也是很大的。
從積極方面來説,如果東盟和我們站在一起,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將中國的意圖、中國的需要通過東盟在亞太地區發展,畢竟東盟在亞太地區是一個重要的力量。雖然有人不同意東盟是“一極”,但是畢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東盟雖然與中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他們的成員很多是海洋國家,佔據著關係全球的重要的海上戰略通道。無論從中國對內還是對外的發展,都要依靠東盟的發展。所以維持好與東盟的關係,對保持中國和太平洋、印度洋以及非洲、歐洲的聯繫,具有重要影響。而維持東盟局勢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樣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