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東盟,我們在國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經濟上做出一定的讓步與犧牲。畢竟,東盟多是一些小國家、發展中國家。現在,有的西方人對於中國在非洲、中亞和東南亞等地區的援助活動加以“妖魔化”,有意識地毀壞中國的形象,說中國在走“新殖民主義道路”。中國利用中國的資金,幇助開發、利用當地的資源,應該思考創造一種中國對外合作的新範例,形成新的局面。這不僅對中國的發展有利,同時也是對世界有利,要走合作雙贏的道路。
另外中國在對外方面,應該創造以軟實力爲主的形象,而不是以軍事這樣的硬實力爲主的形象。
我們與東盟國家的關係,可以創造一個範例,突破過去西方國家向外擴展的路子,以便推動亞太地區的和諧與發展,這將也有利於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發展。
莊芮:通過投資將競爭往良性方向引導
我們與東盟之間的競爭性,要具體看是在甚麽領域、甚麽問題上的競爭性。我們與東盟之間的競爭,可能特別突出地體現在貨物貿易上。也就是說,雙方比較明顯的出口商品結構相似,以及產業結構的相似,都主要體現在貨物貿易上。
這種貨物貿易上的競爭性,恐怕一時半會難以逆轉。現在東盟是我們的一個很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地,這種逆差,依據我的判斷,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特別是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不斷推進,這種逆差恐怕還要擴大。這種狀況是必然存在的。
現在我們所能做的,一個就是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要努力建設一個創新型國家,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昇級,提昇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以及我們在國際生產鏈中所處的那個環節。那樣,東南亞國家勞動力密集等優勢,就會變成與中國互補。這種貿易上的提昇或者產業結構上的提昇,還有我們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我覺得可以通過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當中的投資來推進。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投資合作,逐漸把競爭性的貿易結構,變成我們一種生産上的合作。如果我們能夠將相互之間的競爭性通過投資這個途徑,融合成一種生産性的合作的話,我覺得就是一個良性的競爭。
從一體化的效應來講,有一些人也研究過,在經濟一體化當中,區域經濟的合作者,怎麽樣才能更多地實現貿易創造,而不是貿易轉移。其中有一個觀點,就是成員之間的競爭性大於互補性,反而容易趨向貿易創造。因爲有競爭性,就説明你是有相似的部分,相似就容易整合;而在整合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更多的一些機會。
所以,中國與東盟如果要將競爭往良性的渠道上引導,或者說把競爭變成一種良性的話,恐怕應該依托投資合作上的進一步深化。
梁志明:為不同制度國家、
大小國家之間關係創造範例
對於東盟一體化,學者多持謹慎樂觀,但是有疑慮的也不少。很多學者認爲東盟一體化的過程是一個艱難的歷程,不是那麽容易的,東盟的一體化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是大多有這樣的看法,就是東盟經過此次里程碑式的發展以後,在朝向一體化方向會有一個邁進,能夠更上一層樓,總起來是往前走的。雖然不一定會很快,還會有波折。但是向前發展是東盟的大局,是大勢所趨,不發展不行;如果不往這個方向走走,就可能被邊緣化。
我同意溫總理說的這句話,就是“中國和東盟的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如果我們與過去相比,我認爲我們與東盟的確處於前所未有的最好時期。
很明顯,現在我們與東盟的關係至少比歷史上要好,比戰後初期要好,比文革時期就更好了,應該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期。
我們現在支持東盟所做的一些事情,支持它的一體化,支持東盟在某個國際舞台上起主導作用,這不是權益考慮,而是一種戰略考慮與戰略決策。
所以,儘管我們和東盟之間還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但是我們一定要創造機會,將那些不利因素、消極的因素慢慢消除,讓有利的因素佔有優勢。
這種局面的形成,對於不同制度的國家之間、大國和小國之間關係,可以創造一種範例,建立一種睦鄰友好的局面,為我們建立和諧世界樹立了一個樣板。
從消極方面說,我們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歷來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如果我們與東盟的關係搞砸了,那對中國的負面影響也是很大的。而且一旦東盟真正倒向西方,或者與日本、美國綁在一起,甚至於印度栓在一起,對中國肯定是不利的。雖然是小國,但是可以成爲一種“關鍵少數”,轉向一邊,將會對另一邊產生不利。
從積極方面來説,如果東盟和我們站在一起,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將中國的意圖、中國的需要通過東盟在亞太地區發展,畢竟東盟在亞太地區是一個重要的力量。雖然有人不同意東盟是“一極”,但是畢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東盟雖然與中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他們的成員很多是海洋國家,佔據著關係全球的重要的海上戰略通道。無論從中國對內還是對外的發展,都要依靠東盟的發展。所以維持好與東盟的關係,對保持中國和太平洋、印度洋以及非洲、歐洲的聯繫,具有重要影響。而維持東盟局勢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樣是很重要的。
對於東盟,我們在國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經濟上做出一定的讓步與犧牲。畢竟,東盟多是一些小國家、發展中國家。現在,有的西方人對於中國在非洲、中亞和東南亞等地區的援助活動加以“妖魔化”,有意識地毀壞中國的形象,說中國在走“新殖民主義道路”。中國利用中國的資金,幇助開發、利用當地的資源,應該思考創造一種中國對外合作的新範例,形成新的局面。這不僅對中國的發展有利,同時也是對世界有利,要走合作雙贏的道路。
另外中國在對外方面,應該創造以軟實力爲主的形象,而不是以軍事這樣的硬實力爲主的形象。
我們與東盟國家的關係,可以創造一個範例,突破過去西方國家向外擴展的路子,以便推動亞太地區的和諧與發展,這將也有利於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發展。
莊芮:發展自身是基礎
周邊動向要關注
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在二零零五年七月份實施貨物貿易協議,二零零七年實施服務貿易協議。這表明,我們與東盟之間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這兩個領域的合作,目前都在進行當中。特別是服務業的合作,還是有很大空間的,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的拓展。應該說,東盟一體化在深化過程中所帶來的一些影響,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契機。
說到我們國家的對策,我想首先還是立足自身、發展經濟。中國那麽大的一個經濟體、那麽龐大的一個市場,放在那裏,如果又有購買力,那對於外部世界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所以自身的經濟發展,是最基礎的一個條件。
對策的第二個方面,就是我們應該關注周邊的動向。各國開展區域經濟一體化,除了追求一些經濟上的利益之外,其實還尋求用一個聲音説話,相互依托,提昇國際地位。那麽,周邊是一個甚麽狀況,我覺得對我們國家也是有影響的。我們不僅僅要考慮一個東盟的問題,我們還要看到日本、韓國、印度等周邊國家在區域經濟合作當中採取了一種甚麽樣的策略,他們的動向如何?比如對於韓美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我們就應該給予關注。周邊的動向,對於我們將來如何參與東亞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合作,具有很重要的影響。
另外,我們要有策略地開展區域經濟合作,或者說我們應該形成一個相對科學的經濟一體化戰略。在我們推進經濟一體化的過程當中,我個人的觀點,第一是首選周邊,第二是適當的全球佈點。就像我們外交上說的,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不管是從安全、經濟、穩定等等方面來講,周邊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這也是非常核心的要點。
但同時我們是一個大國,我們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一個東盟的問題,我們還應該站在全局的觀點上,要有一個全球視野。我們開展區域經濟合作,除了現在的、周邊的之外,還應該適當地考慮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説能源。
總體而言,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恐怕還有待於進一步明確策略,然後完善相關的一些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