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至四十五章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了一個高潮時期。列寧對此曾概括為“亞洲的覺醒”,本章對於“東南亞的覺醒”的論述也可歸入列寧的所指之中。分析世紀之交東南亞民族主義運動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三點:一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加劇;二是東南亞各國的民族危機加深;三是各國人民的民族意識成長起來。
的確可以說,“民族主義運動是通過西方教育而掌握了表現方法和技巧的”。這一時期的東南亞民族主義運動的領導人大多都有在西方生活學習的經歷,這段經歷對他們的影響頗為重要。無論是民族資產階級的改良派、革命派還是共產主義者,抑或部分封建地主階級,追求本國的富強、自治乃至獨立都是他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
20世紀上半葉,從英屬緬甸、法屬印度支那、荷屬印度尼西亞到美屬菲律賓,一場遍及東南亞地區各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蓬勃發展。無論殖民者採取怎樣強硬或妥協的措施,這場獨立之火都難以被澆滅。正所謂“戰爭引起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這把火燒得更旺。因此,考驗西方殖民者的最後嚴峻時刻到來了。
第四十六章
雖然從政治上看,東南亞各殖民地國家的民族運動風起雲湧,殖民統治岌岌可危,但殖民地社會經濟發展還是取得不小的成就。在殖民者的心中,殖民地最理想的角色是作為宗主國的原料來源地、商品銷售市場和資本輸出場所。這三種功能將宗主國與殖民地的命運緊緊聯結在一起。然而,殖民地經濟的日益發展也會給宗主國造成競爭的壓力,在政治上就表現為擺脫殖民統治以求得政治經濟獨立自主。順便要提的是,東南亞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及豐富的經濟資源使得它在二戰初期成為日本“南進”政策的目標,宗主權由歐美殖民者被日本人迅速取代。
在東南亞地區,除了西方資本外,華人和印度人的經濟力量也非常重要,而當地人的地位尤其是經濟地位非常低。歷史上,中國人下南洋的浪潮此起彼伏,這也導致東南亞族群構成的重大變化。與當地人相比,華人的智慧和勤勞使得他們能夠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並出人頭地,特別是在經濟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功。經濟上的成就並不意味著政治上就有權力,實際上,華人在當地不但為殖民者剝削,還會受到當地人的敵視,因而飽嘗漂泊他鄉的辛酸。政治上的身份以及認同也成為他們難以擺脫的現實問題,效忠祖籍國還是本地國的矛盾一直困擾著他們。融入當地社會意味著可能要背離傳統,堅持華人傳統又使他們無法安穩地生活。如今東南亞的華人族群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第四十七章
在暹羅,1910至1942年期間發生的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恐怕就是1932年民黨發動的不流血的軍事政變。這場政變仿佛也打開了泰國現代政治史的潘多拉魔盒,自此每每遇到政治危機軍隊總會登上政治舞台,發動軍事政變建立軍人政權。1932年的政變標誌著暹羅從君主專制制轉向君主立憲制,以國王為首的特權階層勢力大大削弱,國王的角色變成虛位的國家元首,不過就其影響力和威望而言仍是無人可代的。在泰國社會,國王的地位至高無上,神聖不容玷污。
值得一提的是,暹羅在二戰期間是以作為日本法西斯的僕從國對英美宣戰的。關於這段歷史,國內歷史教科書上甚少提及。暹羅之所以採取這種外交政策原因可能在於:“力圖以同日本人合作相威脅來取得西方列強的讓步”——這與日本法西斯宣揚的“解放亞洲論”不謀而合;以披汶為總理的暹羅政府的民族沙文主義色彩濃厚。不過,暹羅在二戰中的不光彩行徑並沒有給它帶來嚴重的後果,這也是值得一提的。
第四十八章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爭初期,日本在東南亞地區迅速推進,歐美勢力節節敗退。一個囊括了東亞、東南亞以及西太平洋諸多島嶼的“大東亞共榮圈”基本形成,然而對於廣大東南亞人民來說,日本人帶來的絕不是“共榮”,而是比歐美殖民者更殘暴的殖民掠奪和血腥統治。
日本試圖通過宣傳“亞洲人的亞洲”來爭取當地人的支持,但其野蠻的行徑卻激起了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激烈反抗,在這一時期歐美殖民者與殖民地人民面對法西斯國家這一共同的敵人而站到了同一條陣線上。不過對此還要做清晰的辨別:英美等國與日本的矛盾屬於帝國主義爭奪霸權和殖民地的性質,也是兩種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鬥爭;東南亞各國人民對日本的反抗是為了爭取民族獨立自由。
所以可以預見到日本戰敗後的情況,歐美殖民者仍會試圖重返東南亞,而東南亞各國的民族獨立運動仍會繼續。當民族意識迸發、民族自決原則為人們所普遍接受時,民族主義的力量將是強大而不可阻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