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經典來自積累,來自當代作家的不懈努力。這就好比說,所有的古代經典,都是從他們所經歷的那個“當代”之中產生的。離開了那個活鮮的“當代”,也就沒有了創造的生命空間。從這個意義上看,抓住每一個“當代”,也就抓住了一切。可困難的是,我們往往沒有辨別當代傑作的能力。深奧的藝術離我們太近,我們或許無法鑒別。
所以我們判斷的尺度只好放大和延長,以幾十年和上百年來討論。但與此同時,我們又要盯住當代,不可能也不必要把兩眼閉上。這時候最需要的還是我們的敏銳判斷,從中發現那些真正的優異者。就像任何時代都有低劣和平庸一樣,卓爾不群的聲音總是存在的。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傾聽、如何捕捉這些聲音。一般來說他們會在相對寂寞的角落,而不會站在熱鬧的通衢大道上。當發現了你喜歡的作家,你的確喜歡,的確被他打動,被他的語言方式所打動,被他的內容、被他的精神力道所打動,那就跟蹤閱讀吧。
這種閱讀其實就是一次相伴行走,說不定還是走向經典的一個過程。我們心目中的經典作家是生活在另一個時空裡的,他與我們今天面對的許多問題有的相同,有的相差巨大。我們有許多當代感觸、見解和分析,也只有從同一個時代的靈魂中去印證,這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一個作家今年五六十歲,和我們同時生活在一個所謂的“改革開放”的當下,他面臨的全部歡樂和煩惱跟我們相似,那麼他的精神面貌如何?這對我們的參考力和求知心好奇心誘惑會大一些。時下的全部問題,他的答案是什麼?他煥發了怎樣浪漫的想象?他的評說、責難、感慨,所有的一切都構成了一次當代人性的抽樣檢查,這當然是有趣的。
事實上,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的確會有不同凡響的靈魂。我們的仔細尋找不會空手而歸,而必定要被強大的分析力、邏輯力量和求證心情所打動,為那種完美的想象和表達所折服。我們覺得能夠和他們一起走在當代,畢竟還是有幸和自豪的。當然,這些傑出的人物也許不為大眾所喜歡,但實在是不可多得。我們這兒角落太多,角色太多,其中就有需要我們挖掘和尋找的對象。這些人不會尖叫,不屑於表演,與時髦的媒體分處兩廂,但的確是時代的智慧和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