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巴人源流和巴文化考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7 09:45:15  


 
  三峽庫區近年來發現和發掘的西周文化時期遺存較多,重要遺址主要有湖北庫區的秭歸大沙壩、巴東雷家坪、重慶庫區的巫山雙堰塘、跳石、雲陽李家壩、忠縣瓦渣地、豐都石地壩和涪陵藺市、鎮安、石沱等等遺址。三峽庫區的西周時期文化,除均帶有中原文化影響的因素外,一般而言,湖北庫區範圍內的西周文化表現出較濃的楚文化色彩,而重慶庫區範圍內的西周遺存則表現出較濃的巴文化味道。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巫山雙堰塘西周遺址發現大量的包足鬲,有傾向認為這是巫山地區在地理上與鄂西毗鄰直接受楚文化影響的結果,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客觀而言,雙堰塘西周陶鬲的形態與“楚式鬲”有明顯的區別,“楚式鬲”實際上是一種中原銅鬲文化與楚地陶器文化結合的產物,而雙堰塘陶鬲則明顯屬於中原銅鬲文化與巴地陶器文化結合的產物,它們應是目前峽區考古揭示年代最早的“巴式鬲”。關於“巴式鬲”和“楚式鬲”的問題筆者將作另文探討,在此恕不多談。

  東周文化遺存在三峽庫區的分布發現一直享有盛名。近年來發現和發掘的重要遺址分別有湖北庫區的宜昌楊家灣遺址、秭歸柳林嘖和重慶庫區的巫山劉家壩、藍家寨、巫溪和坪、廟溪、奉節新浦、老油坊、雲陽李家壩、忠縣崖腳(半邊街)、瓦渣地、中壩、涪陵小田溪等等。

  三峽庫區東周時期的文化基本與中原文化並軌,湖北庫區或殘留有楚文化的特點,而重慶庫區亦或多或少見到巴文化的痕跡。

  由於科學發掘遺址數量的驟增,三峽庫區的夏商西周文化的面目和分布特點等亦逐漸清晰。從宏觀上看,包括湖北、重慶在內的整個三峽庫區的夏商西周考古學文化面貌較為一致,其文化內涵的風格特點多具濃厚巴蜀色彩,與川西同時期文化明顯雷同,兩者當有較直接的淵源發展關係。此外,庫區的夏商西周考古文化又多多少少可以看到中原和楚地夏商西周文化的影子,兩者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或影響當不言而喻。另外,重慶巫山雙堰塘、雲陽李家壩等西周遺址的宏大規模和豐富的出土遺物,暗示了重慶庫區西周時期曾存在過大規模的城市聚落,它們為探索重慶庫區古代巴人早期的都市聚落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實物資料,對揭開古代巴都之迷、複原早期巴人歷史則具有重要的、特別的意義。

  注釋

  ①林向:《近五十年來巴蜀文化與歷史的發現與研究》,李紹明、林向、徐南洲  主編《巴蜀歷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書社,1991年,四川成都。

  ②《路史.後記十三》注認為:“丹山之西即孟塗之所埋也。丹山乃今巫山。”《巫山縣志卷十七》說:“孟塗祠在縣南巫山下”。

  ③董其祥:《巴蜀社會性質初探》,李紹明、林向、徐南洲  主編《巴蜀歷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書社,1991年,四川成都。

  ④同注①。  

  (作者鄭若葵,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來源:百家講堂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