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人漸漸多起來,相互間聊的話題依然離不開高考。
她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交換經驗,比如在網上看到高考那天,要穿“旗袍”,意味著旗開得勝,男人穿馬夾,寓意“馬到成功”。另一位家長馬上說,她考察過了,這裡紅色旗袍賣得貴,“一件要300”。還有的母親說,考試當天早上要吃一枚墨水煮的雞蛋,“肚裡有墨水”。還有人打聽過,高考那幾天,臨川一中老師和學生都要別上一枚毛主席像章。
這些被孩子們稱為“迷信”的做法,卻深受家長追捧。
“文曲星的生日”那天早上,張英專門空著肚子,“虔誠”地前去附近的“太子廟”朝拜。
在大殿門口,一名身穿長衫的僧人,被一群婦女圍著,他手中拿著圓珠筆和本子,記著學生的姓名、學校、年級,“點一次燈160元”。僧人介紹說,高考那幾日,准考證可以複印了拿到廟裡來,為考生念經祈福。
眼下,李平急著轉讓這間汗蒸房,因為等女兒高考完了,自己也要離開這個地方。很多家長也開始為孩子收拾起了冬天的衣服和被褥,“慢慢地一點點搬回家”。
看慣了人聚人散,席雯說,有的家長一直說著想回來,但有了新的生活,很少有人回來看一眼。也有家長離開時,“會扔一塊石頭在這裡”,意思是今後再也不會回來。
開家長會那天,離高考只有37天——學校裡各處都能看到倒計時器,高考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在45個高三教室裡,倒計時有的被寫在前方黑板正中央,有的被寫在後方黑板上,還有的被學生用鉛筆輕輕地描繪在桌角上。
無形的倒計時在很多人心裡。張英經過教學樓,迎面走來素不相識的兩個家長,沒有寒暄,大聲詢問:還有幾天高考了。
“不到四十天了。”張英突然心裡一驚,她加快了腳步。這天回家有點晚了,牛奶還沒給孩子熱上。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