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年後,這個植物園樹已成林 |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95歲的熊濟華回憶15年前建珍稀植物園,拍著沙發,重重地感慨。
2002年,這位已邁進80歲高齡的原西南農業大學植物學退休教授,在成都南郊中和鎮租了大約30畝地,培育30餘種珍稀、瀕危及鄉土植物,試圖完成他人生中最後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心願。
“每一種珍稀植物都是一座金山,”熊濟華常常感慨,“但很少人認識到這一點。”
他最初的想法是,先將一些珍稀植物引種過來,對其生長習性進行研究、繁殖,時機成熟時再推廣到綠化市場,這樣就能大面積種植,既有效保護了珍稀植物,又讓園子得以可持續發展。
但事與願違。雖然樹已成林,但15年來園子總是入不敷出。更讓他憂心的是,樹木的生長是速度遠趕不上樓房,15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涼,但隨著城市的擴容,高樓逐年逼近,如今拔地而起的樓盤和蛛網般密織的公路,將這個小小的園子圍困其中。
“當時也不考慮其它的,只是想把這些植物保護起來。”熊濟華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如今他已無力操心太多,都已交給兒子打理。
園林綠化專家楊玉培曾幫熊濟華推廣過一些樹木。他說,園林部門也用過這些珍稀植物,但要平衡成本比較難,“培育一顆珍稀植物,和培育一棵常見的植物,付出肯定不一樣。”
楊玉培說,一些專門做園林生意的商人,會選擇市面上接納程度比較高的常見樹種,“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像熊濟華這樣培育珍稀瀕危植物的情況,精神可貴,這些植物也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但是要將其推廣到綠化市場,“需要有一個接納過程”,“不是我們讓人家用人家就用的”。
中和鎮街道辦事處主任高健告訴澎湃新聞,按照成都市有關文件的規定,這片土地已被劃為建設用地,如果這片園子要搬遷,將會按照青苗和地上附著物標準進行補償,政府不負責找搬遷地,“樹苗還是他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