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塵是年終除舊迎新的通過儀式之一,也是歲末的時空淨化儀式,人們盡量將屋內上下、四壁角落、櫃頂櫃底清掃乾淨。清潔屋宇的掃塵雖然是實際的衛生行為,但在古代民眾歲時生活中卻是祭祀活動開始前必須進行的空間淨化活動,具有清潔、淨化人居空間的象徵意義。
備辦年節食品
祭灶之後,在“二十五,磨豆腐”的民謠聲中,人們進入年節食物的準備階段。當然年節食品不僅是豆腐,食物的豐盛是大年的典型特征。俗話說:“大人望種田,小兒盼過年”。因為年節有許多平時難得的吃食與娛樂。年節食品最能體現民俗的統一性與地方性。
年節全國共享的傳統食品是年糕,過年吃年糕,意味年年俱高,祈求一年更比一年好。山東年節蒸糕是最典型的例子:從臘月初一直蒸到臘月底,蒸出的食品吃到二月二,才是好人家。餃子是北方春節的重要食品,俗話有:“窮過年,富過年,沒吃餃子沒過年”。餃子食料也在年前備辦。當然,年節食品中最重要的是肉,過年一定要有肉。
身體清潔:“洗疚疾”與剃年頭
忙完了年節食品的準備,人們開始要沐浴齋戒迎接新年了。沐浴祛穢是舊時年節的主要習俗之一。在年節過渡儀式中,為了將過渡時間變成特殊的淨化階段,人們不僅以驅邪、送神的形式實現時空淨化,就是人體自身也需要潔淨,以除舊迎新。湖北西部鶴峰人在除日“浴身”,稱為“洗隔年塵”,也稱“洗邋遢”。土家族人在臘月二十八將被子、衣物全部洗乾淨,全家老少用艾蒿煎水洗澡。江蘇常州人在臘月二十六日洗澡,稱為“洗福祿”,二十七日夜浴,“謂洗啾唧,祓除之意也。”
歲末人體的清潔行為是一道必備的儀式,除了洗浴之外,還有剃年頭,俗諺“有錢無錢,剃頭過年”。在歲末一定要剃好年頭,乾淨過年。
裝飾門庭:窗花、年畫、桃符、春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