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子與儒家
在后世歷史中,周的封建傳統以其強韌的力量不斷地主張自己,而讓歷史變成理想的,正是聖人孔子。周公集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之大成,而締造上述經典的封建制。孔子則對此制度進行了記錄和反思,“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收集、整理、編定五經。由此,周的封建制被凝固,而成為可以閱讀、可以思考、可以辯難的理念。道成為可道的。
孔子之理念結構,向前后兩個方向同時展開。一方面,孔子回向過去,他的核心主張是“從周”、“復禮”,周是古典文明之集大成者,孔子所說的“周”就是“禮”,“禮”則見之於五經。孔子的復禮也就是要求恢復封建之禮治下的自由。
另一方面,孔子面向未來,發展出“仁”的理念。在孔子那裡,“仁”的含義很多,但最基礎的含義是人們平等地相互對待。《中庸》之“仁者,人也”最簡潔地概括了這一基礎性含義。漢儒鄭玄注曰:“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向存問之言。”用現代的話說:人們相互把對方當成人來對待,而且當成和自己相同的人來對待。這就是平等,人格之平等。
需要申明的是,在孔子思想中,仁與禮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周代的禮具有不平等的一面,孔子通過引入“仁”的概念,讓禮所保障的自由和尊嚴平等地覆蓋所有人(起碼具有這樣的潛能)。這樣,經由孔子,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人人當平等地享有自由和尊嚴的現代觀念。而如果沒有禮,仁也找不到其實現的制度。
仁、禮雙重理念結構本身就表明,孔子在中國歷史演進中居於承上啟下之樞紐位置。孔子回到過去的呼吁,其實代表了對於理想的追尋。這個理想在孔子之后的歷史上,志士仁人一直在尋求實現。這就構成了中國人歷史中最為重要的向上提撕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