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北京近期的陰霾天氣引發巨大輿論質疑時,國家環保部已在著手修訂空氣質量標準,向國際上更嚴格的指標看齊。
這份《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徵求意見稿)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二級空氣質量的新標準——全天PM2.5(可吸入顆粒物直徑為2.5微米)的含量要低於每立方米少於75微克。
這相比目前採用的PM10(可吸入顆粒物為10微米)的含量要小於每立方米150微克的標準,有了幅度不小的提高。
新標準目前正在各相關部委、各省市區環保部門及部分高校之間徵求意見。據記者了解,部分環保專家主張盡快實施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比如以可吸入顆粒物PM2.5來代替PM10的監測標準。而各省市區地方政府則由於考慮到實施新標準後,所顯示的各地空氣質量將大幅下降,因而抵觸情緒普遍較大。
全國霧霾天氣逐年增加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醞釀修訂的一個背景是,與空氣質量相關的霧霾天氣,在全國各地呈現明顯增加趨勢。
記者掌握的國家氣候中心的一份針對1961~2005年時段的研究報告顯示,全國平均年霾日數呈現明顯的增加趨勢,增長率為1.19天/10年。從年代際變化來看,20世紀60年代年霾日數2.2天為最少,70、80、90年代、21世紀初,日數分別為5.0天、5.2天、5.6天、7.8天,逐年代遞增。
90年代轉為偏多態勢,21世紀初達最高值,其中2003~2005年,霾日數顯著增多,為近45年來霾日最多的三年,2004年為近45年來最高值。
以北京為例,這個城市的陰霾天氣在30年間增加了30天,總數達到60天左右。北京市氣象局的統計是,2011年1-10月份出現霾的天氣達到72次,比如常年(30年)的平均水平23.5次增加2倍,被10年的平均水平35.4次增加了一倍。
導致全國霾日數增多的原因,氣象專家們普遍認為與大氣排放污染物增加有關。
“比如北京,霧霾的增加與機動車數量的巨大增長有很大關係。”北京氣象台高級工程師張明英認為,同時,天氣條件中平均風速減少,導致污染物顆粒難以擴散,也有可能造成霾日的增加。“在地面溫度下降較慢,空氣溫度下降較快時,這些污染物質容易固定在空中,像鍋蓋一樣比較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