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文“一只雞的生活意見”熱傳。根據中央電視台對速生雞的報道,網友以第一人稱重述這種雞“悲催的一生”:從出生到出欄,只要40多天,基本不睡覺;雞舍環境肮臟,除了飼料外還要吃20多種藥品,其中大多是抗生素。
按照畜牧專家的說法,“速生”並非那麼可怕。現代化育種技術、高水準飼養管理、全面均衡的飼料營養……隨著養殖水平的提高,那些過去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從科學角度講是可以實現的。所以,40天生長期是否太短、能否使用藥物或許可以存而不論。對於“一只雞的一生”,更應關注的是毫無節制地投食藥品,甚至是違禁藥品。在電視畫面中,我們能看到一些雞場使用了“鹽酸金剛烷胺”等禁用獸藥,而地塞米鬆則是激素類藥物,可以讓雞多吃飼料。
加強對畜牧生產的監管,已經是個老話題,從毒奶粉到“健美豬”,不斷被放到台面上討論。實際上,由於大多數實行規模化生產,對雞場的監管並不複雜。通過錄像監控、突擊檢查、實地走訪,都能發現問題。速生雞事件中出現的編造養殖記錄、花錢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等,暴露出的是一些地方監管部門的失職。
雞肉這類食品,存在著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在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鏈條中,消費者處於最尾端,信息經過層層傳遞,到消費者那裡時已經大大衰減。靠眼睛,只能看到顔色、光澤;靠嘴巴,只能嘗到鮮度、口感。服用了禁藥,雞肉中殘留的相關物質超標,消費者既看不出來也嘗不出來。更多信息,只有通過“試錯”來積累。但這一過程,存在風險,甚至是代價高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