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觀衆在宣傳海報前。 |
台灣,台灣。一個言說不盡的話題。數十載來,縱然有“一條寂寞的路展向兩頭”的離情愁緒,但那一灣淺淺的海峽,終究還是割不斷詩人心中古老而溫柔的舊夢,也阻擋不了來自遙遠鄉土的一聲牧笛。於是,在歷史和地域縱橫相交的十字路口,一封深沉凄婉的“與妻書”,代替林覺民身後的人們,說出了許許多多想說的話———
誰讓誰不習慣?
3月22日,廣東話劇院《與妻書》在台北新舞台隆重掀開了首演序幕,這也是該院首次登上台灣舞台。
全劇以一本抽象的“書”作為舞台背景,隨著情節的推動一頁頁掀開:福建閩侯的悠長雨巷,見證了林覺民和陳意映的相識;富士山下如雪的櫻花,象徵著中國青年學子噴薄的青春朝氣,又隱隱透露出不祥的轉瞬即逝的意味;廣州起義的硝煙中,一滴滴數碼技術製作的“鮮血”滴在大屏幕的“訣別書”上,暈染成一團團刺目的紅雲……這本用愛、夢想、抉擇、犧牲寫就的人生之書,在第24年戛然而止,留下一個巨大的疑問———“誰給了你選擇死的權利?!”
整個劇院鴉雀無聲。“覺,當我看見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戲中高潮部分,林覺民和妻子生離死別的當頭,齊豫空靈的歌聲飄蕩全場,一些觀眾留下了眼淚。直到最終林覺民和妻子的魂魄跨越百年光陰,在漫天飛舞的紙片中重逢,台下才如猛然蘇醒一般,爆發出潮水般的掌聲。全體觀眾起立,沒有尖銳的口哨或者直白的叫好聲,只有掌聲一直持續到謝幕終結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