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新鮮,很特別,有點不習慣!”賴聲川“表演工作坊”製作人謝明昌有點不好意思地說,看戲過程中,“時常會走神”,“我一直在想,林覺民是怎樣一個人。”他反覆回憶小時候課本上要求背誦全文的《與妻訣別書》,不斷比較印象中的林覺民和眼前舞台上的林覺民。讓謝明昌“走神”的還有戲裡林覺民大段抒發決心、情緒飽漲的台詞,聽得人“神經綳緊,全身發熱”。對於習慣了“含而不露”,習慣了“細語”而不是“呼喊”的台灣戲劇觀眾來說,《與妻書》就像“濛濛春雨中的一聲驚雷”。
覺得“意外”的,還有台上的演員們。陳意映的飾演者楊春榮說:“剛開始,一直都沒有掌聲,我還有點納悶,怎麼觀眾沒反應?後來才知道人家的習慣就是表演過程中不鼓掌,怕干擾演員情緒。”
演出結束後,讓收集觀後反饋的工作人員沒想到的是,台灣觀眾們首先提到的,往往不是主題或者表演,而是“大陸演員的普通話就是不一樣,字正腔圓,好好聽耶!”更讓劇組吃驚的,是無論夜市攤販,抑或出租車司機,許多人隨口就能念出《與妻書》開頭“意映卿卿如晤”等字句。
《與妻書》在台中中興堂連演兩場,演出結束後,主演楊春榮收到了一個1.2米高的巨型花籃,還有觀眾送來的玩具公仔等禮品及賀卡。卡片上滿是讚美的字眼:“您演得太好了!林覺民和陳意映的愛情好感人!”楊春榮感慨不已:“我以為我演的是一個‘紅色戲劇’,沒料到台灣的觀眾這麼愛看!我在台上完成的是‘成全’與‘相隨’,台下感受到的是‘知心’和‘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