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孫中山主要受西方的教育訓練並且有較長期的美歐生活和遊歷的經驗,所以,對於西方文明有較深的體會。他承認西方文明有其高明之處,但強調中國文明也有優越的固有道德、智識和能力,而雙方是可以進行截長補短、相輔相成的融合的。所以,他對於三民主義思想根源的說法是:“餘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孫文,1989,第二冊:355)。而傳承中華文化優良傳統,採借西方文明進步質素,再與時並進地尋求創新突破,豈不正是“中國模式”基本的思維理路?
透過以上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說,今天中國大陸許多學者對於“中國模式”的認知和解釋,其實和百年以前孫中山先生所指陳的中國發展道路若合符節,就此而言,倡議“中國模式”的志士仁人有必要對孫中山先生的國家發展論述多一些關注和研究。
事實上,如果把台灣的發展經驗也納入考量,中山思想對於兩岸四地發展建設的意涵,會更加突顯。審視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在台灣推動發展建設的過程,直到蔣經國過世之前,整體發展路線和制度設計,基本上,是依循著三民主義的方針前進的。雖然,因應國共嚴峻對立,不免會有一些體制上的扭曲和進程的延宕,例如,採行“動員戡亂”體制,相當一段時期壓制了民眾的自由權,限縮了民治的範圍。不過,也在這一段時期裡,藉著穩定的政治秩序,國民黨在台灣締造了成長和公平並進的經濟奇蹟。
以經濟奇蹟所奠定的社會條件為基礎,蔣經國晚年啟動的民主化,得以展現民主後進國家行列里相對穩健的模式。這個民主化的模式,雖然經歷了李登輝時期的黑金滲透,以及陳水扁時期的民粹動員,而少了廉能的光彩,並且陷入藍綠對立撕裂社會的困境,卻仍然能夠經由定期的選舉,通過兩次政權和平輪替的考驗,使台灣進入“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的境只,7成為發展中國家較為成功的範例。
當然,由於台灣和中國大陸人口數量和土地幅員大小懸殊,發展的經驗和策略不宜隨意對比和參照。不過,以國家發展比較研究最頭痛的文化差異來說,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則使得發展經驗的對照與交流,比其他的案例要來得更加親近與合宜。
我們要指出的是,當前大陸的發展態勢和蔣經國時期的台灣頗為近似。當時的台灣,由開明的領導和幹練的官員組成了一個自主性相當高的統治群體,透過一黨獨大的政治生態,以及對金融體系、國營事業和國有資產的掌握,形成一個職能強大的威權政體,念茲在茲地以追求經濟成長並注意分配公平為首要任務。這個寫照,和“中國模式”其實相去不遠。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自主有能的威權政體在成功地推動了經濟發展之後,也帶動了社會文化轉型,促成了公民社會萌芽茁壯,改變了國家機關和民間社會的關係,讓擴大民治和多黨體制的民主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趨勢。
儘管這個從經濟成長到政治民主的發展經驗,因為白色恐怖、黑金猖狂和藍綠撕裂而呈現種種的不完善,但是,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發中國家的行列里,卻不失為一個相對而言代價較小、成就較大的範例。“中國模式”有沒有可能也走上同樣的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