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舉卻引來了無數爭議,“到底是為了加稅還是為了環保?”“按排量徵收合理嗎?”截至11月8日,全國人大網站上關於《車船稅法(草案)》的徵求意見已經多達8.7萬條。
給股市去泡沫,收印花稅;給房地產降溫,醞釀房產稅、物業稅;為了保護環境,出台車船稅……種種理由設立的稅種,在物價不斷上漲的同時,讓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再打折扣,也與拉動內需增長的經濟調整政策存在衝突。
加稅與積極財政政策矛盾
GDP高速增長,財政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然而“民富”仍是待實現的目標。據《人民日報》11月1日報道,全國總工會進行的一項職工收入調查結果顯示,有23.4%的職工5年未增加工資。
作為國家經濟政策的兩項重要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歷來是被提到同樣高度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已經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直伴隨中國經濟成長。
按照書本理論: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將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在實際操作中,雖然國際經濟形勢已經對傳統經濟“三駕馬車”中的外貿產生衝擊,擴大內需也一直被強調,然而從目前的稅收政策看,卻難以發現其對擴大內需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