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敏感詞:稅
稅的增減,關乎全體國民,關乎經濟運行全局,及至關乎該國政黨和領導人的前程,成為各國政壇在後危機時代不得不慎重處理的敏感問題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尚軍、劉麗娜、劉亞南、何德功 見習記者修磊發自布魯塞爾、華盛頓、孟買、東京、北京 在政府的財政政策中,稅收政策的運用居於核心地位。美國建國元勛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美國人只有兩件事逃不了,一個是死亡,一個就是稅收;中國古典《管子》則說“取民有度”。
凡事皆有度,美國供給學派經濟學家的“拉弗曲線”認為:稅率高並不等於實際稅收就高。稅率太高,人們就被嚇跑了,結果是什麼經濟活動都不發生,政府反而收不上稅來。但反之,如果減稅過度,將使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政府無法運轉。
這個度並非恒定,而是變幻於複雜的經濟背景。在經濟形勢依舊迷離的後危機時代,稅負的增減是各國政府難念的經。
歐洲:在加減稅間走鋼絲
在外人眼裡,歐洲人的日子過得太滋潤了,因為他們享受著“從搖籃到墳墓”的優厚福利。然而,為了維持高福利支出,歐洲國家的稅負也普遍高於其他發達經濟體。
歐盟統計局今年6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歐盟各國稅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3%,這較此前一年雖略有下降,但比美國和日本至少高出三分之一。
多年來,歐洲的高稅收、高福利模式看上去很美,但卻被認為是導致歐洲經濟長期缺乏活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高福利固然誘人,但也養了一批懶漢,而為支撐高福利所實行的高稅收政策更讓企業望而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