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志明市郊的中國美的電器廠區裡,工人正在午休。進入中國企業,對普通越南人來說是一份相當體面的工作。 |
“警惕北方”
在7月17日的遊行中,縱使口號震天,23歲的阮氏姿仍能感覺到對手的強大,它不動聲色地附著在每個角落——抗議者身上的衣服、鞋子、手機、自行車甚至是擴音器,都可能是“中國製造”的產物。一路上,這個近似黑色幽默的現實讓她有些沮喪。
阮氏姿是一名愛國者,也是一名美國留學生。每次回越南,她都能感受到中國經濟滲透的步伐——堆滿中國貨的法式士多看似中國某個社區小賣部,著名的河內同春市場則越來越像一個門類齊全的義烏商貿城。中國商品成了越南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她赴美次年的2010年,中越兩國貿易額達到270億美元,20年增長716倍。
巨量的中國貨品大多從北方進入。在兩國1347公里漫長的邊境線上,12個國家級口岸和25個貿易互市點繁榮異常。“中國人生產了我們需要的一切。”諒山新清口岸服裝商人黎文輝說。
阮氏姿的專業是化工機械。2010年暑假她回國實習,在海防一個工業區,她仿佛成了外國人,到處是川菜館、餃子店和按摩店,中國工人穿梭其中,神情自若得好像在自己的村莊。
這些都是中國經濟大舉進入的伴生效應。如今漢語已經成為越南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外語;學做中國菜是個不錯的出路;連風水先生、老中醫等都水漲船高地提升了身價。
儘管2010年GDP歷史性地突破千億美元,越南的經濟總量仍比不上中國深圳一市。經濟規模的懸殊帶來失衡的經濟依存。對中國來說,中越雙邊貿易額僅占其對外總貿易額的0.4%左右。“也就是說,在貿易方面,越南對中國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中國社科院越南問題專家潘金娥說,“反過來就不一樣了。”
由於過分依賴進口,越南對華一直處於嚴重的貿易逆差。外流資金反過來幫助中國擴大對越投資,同時還帶來了中國工人。
|